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邓嗣源:自由与枷锁
    邓嗣源:自由与枷锁

    梭有一句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曾有很多人,就凭这句话,把卢梭当作自由之神,拜倒在其脚下。可是,这些人忘记了、或者根本没听说过,在卢梭写出这句话时,在其一百年前,英国哲学家洛克早就在《政府论》中写下了名句:“人生而自由”。英国曾有位罗伯特?菲尔麦爵士,撰文鼓吹“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宣称&ldquo...

  • 侯工:论宗教信仰
    侯工:论宗教信仰

    【西南雷来信】: 我没有张冠李戴。如果马克思、恩格斯只是进行哲学、认识论探讨,那么他们所形成的,就仅仅是一个哲学流派而已。可是他们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还不仅仅是哲学,同时还涉及了政治学,而且将唯物论塞进了他们的政治学体系。而这样的政治学体系,恰好又被中共党拿了过来,因此你说“你所见到的败象,实在是当权者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外化,与唯物史观没有丝毫的关系”,恐怕是一个不太客观的...

  • 饶传平:宪政与革命
    饶传平:宪政与革命

    原标题:宪政与革命:19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孤军”困境 一、分裂与统一:1920年代解决时局的种种方案    中国的立宪运动始于晚清。民国建立后,宪法架构初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北洋时代是一个宪法的时代。但民国第一届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共862人,(1)自1913年4月8日在北京正式开会以来,却屡次被袁世凯、黎元洪(为张勋所逼)、段祺瑞解散、破坏。1917...

  • 民意不能成为审判依据
    民意不能成为审判依据

    中国如何才能走向法治?我们建设法治社会,首先有一个建设法治的司法任务。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我们首先就有一个理论上的任务,这就是要对司法的理念进行清理,首先要确立法治的司法理念。 司法应该是被动消极的 我主要讲几个问题。司法的性质,究竟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能动的还是被动的?司法的目标是什么?究竟是为了案件私了息讼?还是为了公平正义?司法的手段是什么?司法就是调解优先,甚至于零判决,这行吗?...

  • 李鸿文:宪政:大势所趋
    李鸿文:宪政:大势所趋

    2012年12月4日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凑巧的是,2012年也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年。因缘际会,人心思法。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人们关注宪法,讨论宪法,回溯历史,考量当下,“宪法”、“依宪”、“宪政”、“法治”等词语,又一次得到新的诠释和表达。   ...

  • 张曙光:作为人的天性的自由(一)
    张曙光:作为人的天性的自由(一)

    可以说,自由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当人从动物界脱胎出来,有了关于自身的意识,自由就出现于人性之中,成为人性的一种基本取向。在人的自由不断扩展的历史进展中,也包括了人对自由的意识和反思。这种意识和反思往往基于人与动物的异质性设定。人假定动物是没有自由的,因为动物只是按照本能活动,所谓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化的活动程序或生存习性,即使这种程序和习性不是大自然一次性给定的,在遗传的同时也有变异,但这种...

  • 卫金桂:清政府授衔的洋人们
    卫金桂:清政府授衔的洋人们

    原标题:那些受到清政府授衔的洋人们 第二次鸦片战争彻底摆平了清政府,他们不敢再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推诿与儿戏态度对待洋人与条约,带领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自强求富与跟世界接轨的道路。在中国洋务人才极端短缺的当时,跟外国使者和传教士保持密切关系,借助他们与西方国家的桥梁作用是必然选择,也是捷径,他们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被清政府授了衔,由此可见其在中央政府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也为我们客观评价他们在中...

  • 房贷计息有猫腻
    房贷计息有猫腻

    原标题:房贷计息有猫腻 安徽一工程师起诉银行不当获利 中广网合肥4月2日消息(安徽台记者张建亚)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合肥工程师张杰还了两年房贷发现,银行房贷计息方式误差将导致他20年多还约3000元。“看似不起眼的差额放在全国就成为银行业的巨额不当获利,以央行公布的2012年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万亿元计算,不当获利可能超百亿元。”张杰表示要为全国房奴讨说法。 ...

  • 孙立平:从经济走火入魔到政治权力的溃败
    孙立平:从经济走火入魔到政治权力的溃败

    为什么经济发展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本来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一定物质财富的依托,同时也要改善其他的方面而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但很少见到一个国家为了经济而如此不顾一切的。 原因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既有的利益格局严重依赖增长所提供的增量。从宏观的层面来说,在这个不断固化的利益格局中,原来给的不但得继续给,每年还得...

  • 朱虹:必须重塑社会信任
    朱虹:必须重塑社会信任

    信任危机是一种现代性危机 从齐美尔的追问“社会何以可能”,到保罗的忧思“必须保卫社会”,一百多年来社会学家研究视角从来没有离开过“社会秩序”这一研究主题。毫无疑问,秩序是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人们的日常互动,还是社会结构的稳定,离开了基本的社会秩序都无从谈起。社会如何有秩序?社会科学家发现,信任是促进社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