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

时间:2010-05-17 19:13:00 作者:温铁军来源:《读书》阅读:9322


  

  在今天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能够自始至终坚持做完一件事,往往要靠运气。因此我真的是三生有幸,不仅有机会从80年代农村改革“试验区”创办起就参与其中、一直干了11年;而且最近这两年又不期然得到了一个安静地坐下来、总结试验成果的机会,可以认真地读点书,可以“学然后知不足”,可以进一步反思自提出“三农问题”以来、不断在理论见之于实践的过程中得以深化的认识。有方法论常识的人都知道,“试验”就是通过不断地试错和证伪来科学求解,因此即使大部分试验出问题或不能成功,本来也应该是符合预期的正常现象,不必动辄得咎。

  与农村改革有关的学界人士大多知道,我们十多年来在各地试验区身体力行的,就是按照新古典的基本理论追求市场化,按照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推进产权清晰化。这些年为了能够公正地对待任何理论,我对学界各派人士一向“以师礼事之”、一概尊为“老师”,对各种观点一视同仁,采取“拿来主义”。在理论界讨论问题的很多场合,我都强调自己只是个“试验员”,而绝非理论工作者,现在也认为自己提出的只是对农村基层客观情况的感性认识。因此,本文只是一篇“草根派”试读“三农问题”这本大书的心得。

  

一、中国的问题是什么

  长期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之中,我有过很多被书本上的理论迷惑、又被大量的实际调研所解惑的经验,于是才逐渐不惑。我认为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受西学影响逐渐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一直就有一个源于西方的科学及其背后的科学哲学,如何与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传统理论相结合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先后居于绝对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客观上也同样有外来理论与中国实际相接合的问题。无论是毛泽东、邓小平,还是国内外认真的学者,都认为这个问题至今并未解决好。因为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农民国家:中国100年来的3次国内战争被称为3次以农民革命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解放后的新民主主义从满足农民要求的土改起;社会主义改造从组织农民的合作化起;近20年的改革又从农民自发改革的大包干开始……弄得无论什么外来思想、内生理论,都不得不在能否解释农村、农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上受检验。

  有鉴于此,对于本世纪初以来的中国问题研究,我能够提出的基本假设,其实是一个简单到尽人皆知的判断:中国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

  从这个假设出发进行的研究可以抽象为“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历史阶段”,这10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概括为“一个农民国家的4次工业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更是十分简单:“任何制度安排,都不过是宏观环境制约下要素结构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前提”。

  以下是我的解释:

  1、中国近代农村革命的基本脉络

  孙中山早在发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初,就以历代农民造反提出的要求——“平均地权”为其“民生主义”的两个重要内容之一,这立即引起了与保皇派关于农村土地占有关系问题的论战。尽管孙中山及其同志在理论上没有退让,但是不久之后他却在自身革命实践中得到教训——农民几乎不为革命所动。他认识到:中国农村社会的不平等其实只有“大贫与小贫之分”。于是,发动不起农民革命的孙中山转向联络“会党”起义,那场革命最终沦为列强操纵下军阀崛起的割据战争。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20年代作农村调查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被大多数人所诟病的“痞子运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理论依据。后来在秋收起义、建立井岗山根据地的历程中,也一度尝试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来平均地权;其后不久他就因为山区小农剩余太少、不足养军,而把土地革命改变为“斗土豪、筹粮饷”,并因此而受到左倾路线把持的中央的严厉处分,险些为此牺牲生命。此后井岗山和其它根据地也因此虽然“扩红”30万而“苏维埃”革命终于未果。再后来红军历经艰苦长征,几次选择目的地才发现陕北;而仅以3万军力在陕北贫瘠的乡村立足,以“延安山沟里也能出马克思主义”战胜了王明从莫斯科照搬的苏式教条主义并终成正果,究其原因(排除抗日战争这个外因),把“分田地”改革为“减租减息”,把“打土豪”改革为承认“李鼎明先生是个开明士绅”、亦即保持农村基层传统的的社区精英自治,应是其中的关键。《毛泽东选集》中的两论和“改造我们的学习”,就是中国共产党同苏式教条主义斗争的产物。

  2、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社会与政府追求现代化之间的对抗性矛盾

  几乎就在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共产党从教训中逐步纠正从西方的共产国际批发来的左倾错误的同一时期,中国知识界30年代也曾经有过一次较深刻的反思。一批注意研究国情的学者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或称“亚细亚形态”的问题引起讨论。其意在于引证马克思晚年自省对亚洲古代社会认识不足、因而不能以自己源于摩尔根和达尔文的有关论点,来分析中国不同于西方5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这本来对于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是一线希望的曙光。

  因为,东方古国以原始灌溉农业为生存基础,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求以“群体(家庭)”为社会基因,其社会发展过程因此的确有别于以原始狩猎、采集和畜牧为生存基础、以“个体”为社会基因的西方。我之所以持此观念,还因为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在瑰集了人类文化遗产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和巴黎的卢弗宫,认真地做过观察对比。人类从原始氏族共有制社会向古代国家的社会进化历程,东西方差别十分明显。人类在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结构的社会:西方在采集、狩猎这种“索取性”的生产方式制约下个体的强壮和能力是索取多少的前提,因此必然突出个体,也就形成以个体为基因的社会。东方尤其是至今还没有被西方完全殖民化过的中国,则是在原始部落沿河引水、开发灌溉农业所要求的共同劳动中,形成了以群体为基因的社会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以及“积贮防灾”的积累方式。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治形态“夏朝”,产生于“夏禹”带领农业氏族公社对黄河水害的成功治理,而非阶级压迫和战争掠夺;当然也就不会有类似西方的奴隶制国家。

  我们在世界史中可以看到,古代农业社会“积贮防灾”的积累方式形成的财富,对“索取性”的地中海文明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而且在距离上越近,就越容易被征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恒河流域的古印度,领土相继被西方征服、其群体文化也逐渐被改变。中国不仅距离上远,而且西、南两面有戈壁荒漠、高原和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北两面有太平洋和严寒的西伯利亚冻土带。这是中国在西方进入工业社会之前未被征服的主要原因。

  应该注意的是30年代那次讨论的结果:随着这批强调中国国情的学者被打成“托派”,学术界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如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深入讨论也因之中辍;而曾经在理论界起过重大作用的《奴隶制时代》,由于明确了中国也与西方完全一样,存在包括奴隶制社会在内的5段论进化模式而倍受赞赏。同理,有些经济学家后来的执牛耳,当与他们在农村调查中认定“不足10%的地主富农占有80%的土地”这样的重大判断、从而为大规模土改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关。

  为了搞清楚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我专门安排了对100多年来的农村实地调查结果不分政治观点按时间排序进行研究,初步证明了土地“两权分离”和“两田制”是长期的内生制度:一方面,在人口增加使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矛盾制约之下,土地占有权没有向少数人集中的条件、因而是逐渐分散的;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权却在高地租压力下又只能向最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自耕农集中,因此实际上形成了土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大体上呈正态分布(参见“土地制度的百年反思”《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这是旧中国得以长期维持稳态结构的内在原因。

  既然如此,怎么解释旧中国的民不聊生和阶级斗争呢?

  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分析发现,实际上导致中国近现代史上小农经济破产的最主要矛盾,是高利贷和工商业兼业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因为工商业资本通过“贱买贵卖”对农民的剥削率,成倍地高于地租率;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率则更成倍地高于工商业资本。但是其中所反映的本质,仍然是我们这个农民国家的发展问题。亦即城市化和工业化如何从高度分散而且剩余量太小的小农经济提取积累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