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了基层治理容易出现的“十大痛点”,它们分别是: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庸懒干部、典型速成、政策打架、上升“天花板”、幸福感缺失。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句中医谚语,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正所谓“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此理论不仅可以用来治病,还可以用来分析基层治理的“痛”“通”关系。它充分说明,治病、治人、治国的核心观念就在于一个“通”字,小到一个基层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如果体制机制不理顺、不畅通,就会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既然梳理出了基层治理的“十大痛点”,那就要深挖问题根源,直击问题要害,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助推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让基层更多“痛点”变成“通点”。
变“痛点”为“通点”,既要即知即改,又要雷厉风行。就拿治病来说,“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尤其是基层群众面临的就医痛点,只有让优质医疗资源自上而下通畅起来,进而实现医疗水准趋向同质化,才能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既然我们知道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一刻也不能耽搁,要让群众在“言必信,行必果”中看到决心,增强信心。对于那些一时有困难的事情,要向群众及时沟通、耐心说明,让群众看得见诚意,理解得了难度。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真诚沟通、迎难而上,才能顺应民心、调动民智。
变“痛点”为“通点”,既要科学决策,又要着力于行。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官员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对于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等片面化、不合理的工作方式,必须要科学决策,着力于行。科学决策,至关重要,脑门一拍决策了,决策一出失误了,国家财产损失了,人民群众骂人了……决策不科学,就会导致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如此一来,折腾的是基层,倒霉的是百姓,最终埋单的是纳税人。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但并不等于不要科学民主的论证。因此,相关部门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多听听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才能避免决策失误。
变“痛点”为“通点”,既要减量不降质,又要避免“昙花一现”。前不久,一篇题为《关爱基层干部,请从“减负”开始》的文章,迅速点燃舆论激情,无数基层干部竞相点赞、转发、评论。为何一篇短短的报道,能引起广大基层干部的热议?原因就在于这篇报道,说到了干部的“痛点”“累点”“心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基层干部来讲,就怕上级频繁下来督查检查考核,年终要准备“小山”似的迎检资料,弄得疲惫不堪,既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又使得基层干部没有足够时间沉下心来为民排忧解难。只有资料的精美,没有工作的精细,即便“装裱”得再好,都只是镜花水月,既无法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也无法密切干群之间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切实解决好责任重、压力大等问题,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为基层干部“减负”,不能“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更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必须大刀阔斧地删繁就简,靶向发力革除积弊。既要强化顶层设计,又要减量不降质,更要一直坚持下去,避免“昙花一现”。
总之,基层干部的“累点”,折射出基层治理的“痛点”。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在作祟。变“痛点”为“通点”,需要智慧、勇气、胆识,必然离不开理念的创新和实践的突破。解剖一只麻雀,可以看清弄懂内部结构;搞好一个试点,对于基层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走出困境并打破僵局,担负起“头雁”的重要使命;我们不妨迈开步子并趟出路子,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