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0 12:21:0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阅读:10813
从各项数据看,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财富贫富差距相对较大,未来,中国有必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适度缩小贫富差距,使经济发展成果在分配时适当向居民部门倾斜,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要加强二次分配的再平衡作用,调节过高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低收入群体的民生保障底线,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经济增长与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突飞猛进,1998年~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仅171元增长到2017年的25974元,扣除通货膨胀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8.5%;2019年更是突破了3万元大关。然而,为何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有赖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低失业水平。一方面,收入差距在扩大,另一方面低收入人群收入在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在减少。”李实表示,“然而,如果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或出现经济长期衰退、失业增加的局面,过大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对社会不稳定的影响就会凸显出来。”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不同阶层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考虑价格因素,1978年~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1.5%,1983年~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4.4%。
西藏日喀则市,江当乡易地搬迁贫困户安置房“光伏小镇”居民小区一角。图/新华
然而,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逐年下降,已从10.6%的增速下降至2019年6.1%的增速。学界有研究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低于6%,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告别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在不出现重大经济政策失误的情况下,经济将在中速增长的轨道上运行。不考虑疫情因素,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陈昌盛此前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GDP增速将由2022年的5.5%逐步降至2028年的4.5%。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2020年在《比较》上刊发的一篇文章中认为,“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既取决于做大蛋糕的速度,也取决于分好蛋糕的机制。在蛋糕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做大蛋糕的速度放缓则意味着分享性减弱。中国现实中已经表现出这种倾向。”
他举例说,五等分分组中最高20%的平均收入与最低20%的平均收入之比,城镇从2008年5.77的最高点一度下降到2012年的5.00,随后开始逐年提高,直至达到2018年的5.90;农村则从2011年的最高点8.39下降到2013年的7.41,随后大幅提高到2018年的9.29。
可见,经济增长减速之下,未来中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足够的收入增长是否还能实现,需要打个问号。如何在尽可能地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力的同时,促进中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兼顾效率和公平,已是不得不面对和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若政府不能在再分配方面发挥有效作用,经济发展效率优先之下,贫富差距会呈扩大趋势,这反过来又会导致需求不足,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甚至可能会引发社会分裂,激化社会矛盾,使全社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同当下的美国。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近期在文章中表示,从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技术进步、教育不平等、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是加剧收入分配失衡的最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