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们能真切体察到一股“国学热”——荧屏上,主打传统文化的“讲坛”“大会”接连开播;现实中,带着“私塾”“书院”等名头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日前,有媒体调查相关市场后发现,繁盛之名,其实难副,市面上的很多国学课程明显变味走调:从商界“人脉学”“成功学”到官场“权谋术”“厚黑学”,从占卜风水到算命相术,皆在其列。 “假国学,真生意”。
调查显示,当前,国学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玩花活、不靠谱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培训机构将赓续传统文化等同于简单的形式复古,似乎只要穿上了唐装汉服,手捧古籍经典,摇头晃脑念上一段就参透精髓了。当造型拗到了极致,便出现了“跪拜磕头”“以打立威”“骑牛上学”之类哗众取宠的荒唐之举。还有一些则是搅动沉渣,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赤裸裸宣扬男尊女卑思想的“女德班”。
凡此种种,与其说是传道授业,不如说是一场顶着“古”字头进行的商业表演,培训机构通过贩卖国学皮毛甚至和国学毫不沾边的邪说糟粕而赚得盆丰钵满,学员们则在“复古游戏”中获得某种虚幻的心理满足。 明眼人都看得出不少国学班在“挂羊头卖狗肉”,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于捧场埋单?在笔者看来,这反映出人们对文化自信的某种认知偏差。于民族而言,文化意味着血脉基因;于个人而言,文化意味着身份认同。文化自信提升是好事,但也不得不指出,很多人一方面将“文化”狭隘理解成“传统文化”,一方面把“自信”变成了“照单全收”,想当然地认为老祖宗留下的全部都是好东西。然而,传统不比佳酿,并非一陈就香、越陈越香。上下五千年,孕育了精华,也产生了糟粕。
不问黑白、不辨妍媸地装到篮子里就是菜,实际上相当危险。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自大和盲目,而是能够以十足的底气、理性的态度进行甄别。说起来,“国学”并非古已有之,而是近代钱穆等大师边实践边定义的。作为创始人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爱之深、责之切,非但没有一味高谈“保存国粹”,反倒以真猛士的战斗精神,对精华与糟粕进行了彻底清理。胡适曾言:“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今天,距离“五四”已近百年,但我们不应让时间消弭了批判精神。时刻保有一份“辩证的否定观”,对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笔宝贵财富不仅能丰盈一代代国人的精神世界,还能给其他心向往之的人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始终秉持真正的文化自信,对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让真正的精髓与未来相遇。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