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4-08 11:25:36 作者:张英洪来源:爱思想阅读:10980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任务,这为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农村党支部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提出了新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以人为本 政治文明 农村体制改革
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在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以全新的视野和举措,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共同规律,是我们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做出的科学结论和战略选择。
一、党的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选锋,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新的执政理念。
1、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6800多万党员,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领导和团结56个民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党执政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总结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中,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比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执政兴国的理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依法执政的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治国必先治党的理念等。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新一届中央从我国国情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深得全党和全国人民拥护的又一个崭新理念。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历史性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中央的决定中明确写上“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在中国共产党54年的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4年4月4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对“坚持以人为本”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已经取得了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
2、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新一届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后,立即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首先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首先要把握“人”和“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一是人作为人这个种类意义上的种类存在,二是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存在,三是人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的“自由人联合体”。以人为本的“本”,就是人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当作人,这是我们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目的和归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体现。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东西而存在,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形成了人对金钱、物质财富的依赖,对人和权力的依赖,使人成为物的奴隶和他人的奴隶。在意识形态狂热的岁月中,人就成为实现某种乌托邦的工具和奴隶。那种以物为本,以国家为本,以领袖为本,以意识形态为本的倾向,是对以人为本的反动,是一种奴隶主义的治国方式。
其次要把握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关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执政理念的最进步体现就是民本主义。民本主义思想的实质就是以君主为主、臣民为本,即承认主权在君的前提下,侧重强调臣民这个“本”对整个政治体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西方近代的民主主义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民本主义预先设立主权在君,而民主主义设定主权在民。[2]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许多相通之处,但不能将以人为本理解为就是以民为本。[3]第一,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包括政治意义上的人民,还包括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个人。第二,以人为本包含对个人价值的承认和尊重,而以民为本则强调人民或民众这种群体价值。事实上,没有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就没有人权的保障。第三,以人为本凸显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每个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3、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果断地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毫无疑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我国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形成了新的GDP崇拜,为了追求所谓的经济增长,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思路和实践的科学总结。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发展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新一届政府正在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同。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创新的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文明与政治文明
在中国,最早出现“文明”这个词是2000多年前的《周易》。《易经•乾卦》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西方,“文明”一词究意何时出现,似乎没有权威的说法。对文明的定义,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4]我们简单地说,所谓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上看,文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从动态上看,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
早在1844年11月,马克思就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在中国,“政治文明”的提法是政治家和学者们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提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在最初设计党的十二大报告时,胡乔木主张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分法,认为政治民主属于精神文明范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实践的逐步深化,对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也就呼之欲出,有的学者就认为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还有一个政治文明。这样,经过整整20年的探索,“文明”从党的十二大报告的“两分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到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三分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这一概念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关键词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