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唐任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

时间:2018-03-26 14:54:48 作者:唐任伍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阅读:6496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注入先进文化活化乡村精气神建设现代乡村文明,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制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创新实施理念,精心谋划精准试策,建设田园综合体,加强乡村振兴的制度建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首先,乡村振兴是厚植中华文明根基、发展现代文明的需要。中国是农业大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中华文明,正是建筑在这种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之上。在工业文明诞生之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相当长时期中,以渔樵耕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1]为代表的中华农耕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创造出来的国民财富占世界总财富的三分之一。[2]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所体现的哲学精髓,孕育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应时取宜、守则慎独、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培养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理念,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所崇尚的爱国、创新、和谐、环保、低碳的文化理念不谋而合。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不仅如此,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发展出高水平的农业与手工业,成为全世界的生产中心。丝绸之路不仅为世界输送了精美华贵又实用的商品,还将整个欧亚大陆(包括北非)联系了起来,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大动脉作用,中国作为这一动脉系统中的心脏持续了两千年之久。农耕文明所造就的中国富足与繁荣,成为那个时代众多航海家和探险家寻找到达东方的发财致富航路,从而最终造成地理大发现的最初原动力。因此,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十分优秀,是中华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其次,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区域和人的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蕴育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中国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现代化的洗礼,分享着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带来的红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红利、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真正惠及到广大农村和农民,占人口以及地域面积绝大多数的农村,存在着明显的“不充分”。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巨大的“短板”。

  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现代化建设的,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工业化、城市化所需要的一切资金、技术都需要自己筹集。因此,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城乡二元政策,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暗税、直接对农业农民征收农业税的明税、低价征收农村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抽取农村剩余资金和优秀的农村人力资源进入城市等方式,牺牲农业保工业,牺牲农村保城市,完成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3]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长期只在城市中实行,农村和农民完全被排除在外。这种对农村、农民只取不予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偏斜政策的实施,对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推进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城市化,虽然有其必要性,但中国农民和农村为此付出的代价惨重。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剥夺农村、农民的政策被固化,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尽管与之前相比,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与城市之间要素流动的藩篱被逐步拆除,但要素流动在收益驱动的作用下,几乎是由农村向城市单向的,造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村要素存量濒临枯竭,出现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到2001年国家才开始反哺农业和农民,2006年全部免除农业明税。中国大多数发达的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因此农村要素流动又有明显的自西向东的特征。人们习惯用夜晚的灯光亮度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状况,在我国的夜晚灯光图景上,灯光亮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大面积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灯光是零星分布的,西部的许多农村地区一到夜晚就一片漆黑。这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佐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此之众的农村与农民不能生活在发展带来的繁荣之下,农民即便进入城市也仅仅成为城市底层,这体现了身份不同的人群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管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都不符合以人为核心的工业化、城市化的目标。在这些不平衡当中,农村与农民发展落后,是导致不平衡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初衷,才能确保城乡一体,区域收敛,群体同乐,实现中国发展的全面性。

  再次,乡村振兴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新型城市化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大事,也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状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和引擎。但是,传统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通过扩城建楼,被动地吸纳农村人口进城上楼来实现的,是通过一种资源消耗的外生动力来实现的。尽管这种方式在城市化初期能够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呈现出“钟摆式”的流动特征,“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农民工大多数并没有真正扎下根,离“居民身份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从事职业的非农化”还很远。因此,只有通过乡村的振兴,将城市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实现城乡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按照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把城乡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在全国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就是结合新型城市化和振兴乡村两大战略的探索性实践。特色小镇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发展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乡村,让小镇在山水中,山水在小镇中,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明增长”、集约发展的内生化道路,打破传统的二元体制带来的弊端,既振兴了乡村,使农民在乡村就能够变成市民,过上与城市居民相同甚至更好的生活。同时,通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产业开发,有效解决大量的人员就业,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更贴近现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最后,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每个人在各自的精细分工范围内生活,技能越来越单一,与大自然的接触,甚至与周边的人的接触都越来越少,像马克思所说的,专业化分工造就了畸形化的工人。虽然我们分享着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红利,但同时因为过分的专业化少了许多技能和情趣,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分离越来越严重。实际上,人不仅是物质的人,还是精神的人,人是需要全面的、实现体力与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中国农村普遍出现的凋敝现象,使得广大的农村居民虽然仍以最原始的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努力为生计奔波,却无法满足物质上的小康,精神上仍然处在贫瘠的荒原,无法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城市文明;同时,城市人前往农村贴近自然的去路也因此受阻,依旧过着千篇一律的、枯燥的、缺少个性的城市生活,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精神世界却依旧找不到归属。孕育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乡土气息,是人类精神极好的养分,缺少乡土文明的滋养,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因此,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了,城乡互动活跃起来,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社会整合效率,使城市人在闲暇时忘却辛苦,到乡村去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花草,发现快乐的田间野趣,寻找先祖农耕文化的气息,享受悠然自得、令人流连忘返的高品质生活。因此,乡村振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增添精神慰藉,带来全面充分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