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史啸虎:中国土地改革六十年:“三农”问题的由来之一:历史上的改革目标
    史啸虎:中国土地改革六十年:“三农”问题的由来之一:历史上的改革目标

    改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改革就是指“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1]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农村的改革并非起步于1978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应该从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始算起。因为从这部土地法大纲开始,中国的农村彻底推翻了原有的封建主义的土...
    时间:2007-12-24

  • 曹海军 张毅:生态文明视野下政策分析的理论建构
    曹海军 张毅:生态文明视野下政策分析的理论建构

    内容提要:作为人类的一种特定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相互影响、相互受影响”的世界观,并以此对人类对自然单向度索取的“不可持续”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政策选择和制定的方法要把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生态存在与人类行为的相互影响通过定性或者...
    时间:2007-11-27

  •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

    提要:本文以华中地区A 镇一起石场纠纷为案例,分析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的困境,讨论了目前学界关于农民维权"以法抗争"等理解模式所存在的简单政治化倾向,指出非政治化仍然是农民维权的基本特征。论文还认为,以"合法性困境"为基点所推导出来的农民维权的弱组织和非政治化观点虽然足以批判有关农民维权行为的激情化想象,但却有忽略转...
    时间:2007-10-28

  • 曹廷贵 孙超英:中国农民问题的历史沉思
    曹廷贵 孙超英:中国农民问题的历史沉思

    [提要]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乃至城市全面社会改革的开端,因为它必然要触及到中华文明的基础: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的长期存在是以家族这种社会单位的组织形式和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为条件的。“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在由家族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农民的社会化进程与其独立化进程脱节的结果。农民...
    时间:2007-08-30

  • 董国强:解构温铁军的“三农”问题研究
    董国强:解构温铁军的“三农”问题研究

    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学界,温铁军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近年发表了大量关于“三农”问题的论着和演讲,曾经获得2000年长江读书奖优秀论文一等奖,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奖。而他个人最中意的赞誉,恐怕还是“用脚做学问的学者”、“温三农”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复兴者”。  在认真拜读了温铁军的相关论着以后,我觉得某些媒体...
    时间:2007-08-13

  • 姚监复:M省N县农村技术推广组织访谈录(摘要)
    姚监复:M省N县农村技术推广组织访谈录(摘要)

    时间:2006年7-8月  地点:M省N县  采访人:姚监复(Y)  被采访者:A(县委书记),B(乡长),C(局长),D(农民),    一、农民获得技术与市场信息的管道    1、县委书记说农民自己找  Y:请问县委如何满足农民的技术与市场信息需要?  A:农民主要自己去找。县委不管,政府有农业局管技术推广...
    时间:2007-01-01

  • 潘维:组织贫困农民建设新的大型城市——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一条思路
    潘维:组织贫困农民建设新的大型城市——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一条思路

    序言    比起西方古代的奴隶农业和中世纪的农奴农业,我国的自由小农经济是先进的。小农经济在工业时代遇到了严重危机,成就了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在经历了百年痛苦的改良实验之后,自由小农经济走到了其2400年历史的尽头,绝无挽回的余地了。  我国经济落后于他国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低,市场内需不足,所以经济发展严重依...
    时间:2006-12-25

  • 何新:重读《资本论》札记关于地租、土地私有化及“三农”问题
    何新:重读《资本论》札记关于地租、土地私有化及“三农”问题

    1    我曾经说过,中国很少有真正懂得真实经济过程的理论经济学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饱读经济文献的经济学博学者。但是,经济现象并不是从经济学的数学公式中演绎出来的。相反,检验经济理论有效性的标准是实践而不是完美的数学模型;看其是不是能有效地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提出可检证的预测以及有效...
    时间:2006-10-08

  •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什么是社会主义?对这个词解释了200年,而且还将继续下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必然阶段,是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替代,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其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古今中外,光...
    时间:2006-09-26

  • 于鸿宣:台湾人对于支农网的一些期待
    于鸿宣:台湾人对于支农网的一些期待

    主编您好:    我是一位台湾人,一向对大陆的社会发展抱持着关注,最近在支农网上阅读了不少大陆农业专家的论述,深受启迪,我从小在台湾成长,从未在大陆生活,对于大陆社会,缺乏耳濡目染的亲自接触,对于这些论述,只好抱着欣赏兼浏览的心情,不宜妄自评论,不过也真是感觉到大陆地大物博,人才也真是多如过江之鲫,这些探讨大陆...
    时间:200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