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政体是制度与公民文化的结合 ——政治改革的“政体”问题四论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中国政治改革的迫切性,有呼吁改革的,也有提出比较具有建议的。政治改革要求的意愿动力来自对现有政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使得一些理论思考者把目光投向用以替代现状的一些不同政治理论蓝图,如明显翻旧的“新民主主义”,似乎创...
时间:2012-04-25
秋风:儒家复兴与中国思想、政治之走向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立场 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具有“构建现代国家”的意志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乃是重新安顿作为中国主流价值、并且塑造了各个领域最为重要之制度的儒家。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此一工作尚未完成。近来,也正是围绕着这一任务,中国大陆发生了两起非常引人注目的思想与政治事件: 2010年底,媒...
时间:2012-04-25
信力建:治官,还是治民? 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究竟该设计来治官,还是治民,这是一个古往今来统治者都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北宋时期的神宗皇帝就曾跟手下大臣文彦博有这么一段有趣的对话。当时神宗在变法方面有时甚至比王安石还要激进,他很清楚变法的目的就是改变负担不均的现状,增加朝廷收入,而下层负担已经很重,且贫寒已极,没什么油水可刮了,因而目标只能是对准上层官吏——换言...
时间:2012-04-22
黄逸宇:言论自由的代价与底线 自从微博诞生以后,就迅速取代了网络论坛与博客,成为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式。2010年,45%的社会议题是由网络草根推动的,其话题权和社会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2011年6月,郭美美用所谓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身份炫富,微博用裂变式的广泛传播力,创造出一个集高官、美女、慈善、贪污等多个兴奋点的舆论漩涡和信息黑洞。各方利益在此博弈,幕后推手炒作,民众渴望真相,炒家跟进营销,...
时间:2012-04-22
杨恒均: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主流民意无疑是支持执政者继续沿着小平开创的改革之路走下去。但中国崛起到一个新高度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下一步如何走?下一站在哪里?这是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改革下一步是共建核心价值观。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甚至一群人,总得靠一种价值观来...
时间:2012-04-18
吴忠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攻坚期” ——访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 本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这个词贯穿始终,据有心人统计,一共出现过70次。人们还注意到,5年来,“政府改革”这一关键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在任期最后一...
时间:2012-04-18
环球时报:改革在接近塑造公平的核心位置 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已经接近了中国社会围绕公平争论的核心位置。但改革还会有更深的触动。中国得站直了,从容应对前方的考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涉及126万个单位,3000多万人。改革将解决事业和企业不分、事业和行政不分的老问题,逐步将事业单位分化成行政机构、企业和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仅看涉及人数,就可知道这是中国改革的战略性...
时间:2012-04-18
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个政府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政府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反腐倡廉的要求,加强政府改革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注重抓好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 一、政府改革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政府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
时间:2012-04-18
方文:部分公民权——中国体验的忧伤维度 摘要:只有当所有同胞都超越“部分公民权”而获得他们应得的“完备公民权”的时候,中国体验的忧伤才会消散,它的历史与社会意义才能够真正凸现。惟愿那个时点不会遥不可及,惟愿那个时点尽快到来。 东西脏了,可用水洗;可水脏了,该用什么来洗?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可吸进的是超量的...
时间:2012-04-13
道格·桑德斯、秦晖:城市化会带来什么? 主题:《落脚城市》读者见面会 时间:2012年4月7日19:30 地点:蓝色港湾单向街书店 嘉宾:道格·桑德斯、秦晖 注:纯速记稿 主持人:各位读者朋友晚上好,读者见面会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有请这本书出版方负责人王启宪先生说两句开场白。 王启宪:非常感谢这么多人来参加《落脚城市》的对谈。我是杭州母语文化负责人,...
时间:201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