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6 15:52:11 作者:李涛 邬志辉 周慧霞 冉淑玲来源:爱思想阅读:13840
一是实施职业教育农村贫困生生源吸纳计划。职业教育具有直接增强贫困学生致富本领的功能,充足的高素质蓝领人才能直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对于“拔穷根”具有直接作用。建议从“一体捆绑评价”的角度探索农村贫困地区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进行一体办学衔接的机制,进一步扩大东部发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面向西部贫困农村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建议“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深度贫困地区向其他贫困地区适度拓展,切实促进优质职教资源和新增扩招名额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做好初中职业课程与中职学校的有效衔接,在初中阶段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分流,提高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加强技术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
二是实施贫困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助力计划。建议大力扶持职业教育阶段涉农专业,扶持面向未来产业升级乡村转移人口易于就业且附加值较高的专业,尤其需要重点评估和调整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加快培养符合贫困地区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贫困学生真正面向未来社会实用可迁移的职业技能。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力度,建立学校、企业和行业间深度沟通、及时互动、动态反馈的有效调试激励机制以培育真正面向就业市场和未来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理论和技艺水平,拓宽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渠道,切实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探索基于需求的灵活用人制度,创新和开阔中职教师任用机制和渠道,建议建立“国家双师型师资数据库”,压缩师资供需成本,使蕴于社会各界中的高技能人才以最短渠道最优方式进入职业学校以各种形式服务需求方。
三是真正深度促进产教融合以提高农村贫困学生就业率。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间的实质深度合作,破除机制性障碍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实习实训补助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实施优先照顾贫困学生就业的订单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教育的现实回报率,真正帮助贫困学生通过一技之长实现稳定高质量就业,进而带动全家持续脱贫和防止返贫。
(七)发挥高等教育扶贫专业优势,从出口处提升贫困人口反贫困自为能力
一是实施农村贫困家庭一家一户一个大学生的“圆梦计划”。适度提高“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三个专项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单独自主招生录取的比例,尤其是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自主招生的比例。在三个专项计划之外,也可在普通高校优势学科专业试点设立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的自主招生录取计划,创新各级财政投入培养贫困高校学生培养的制度,健全公平的单独招考机制,拓宽招录数量。
二是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功能,提高高等教育贡献率。鼓励高校对接乡村贫困地区建立服务与咨询的“思想库”,支持贫困地区政府加强与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干部锻炼、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乡村贫困地区创办与研究相关的资源性企业。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乡村贫困地区建立科研试验站或工作室,加强对农村在地化人员的培训,开展及时的技术咨询服务。[26]
三是扶持贫困地区高校发展以提高改善地区贫困的能力。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扶持贫困地区普通高校办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明确贫困地区应用性高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重点发展支撑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应用性高校、应用性学科和应用性专业,实现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与扶贫任务工作的有机整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实用产出导向。
四是关注贫困学生的学业和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在当前高校毕业生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家庭社会资本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扶贫应格外关注贫困生的能力提升,从日常学业和综合能力发展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帮扶和支持。
五是增加高校贫困生家长实效性培训与资助。依托家庭所在地区高校或子女就读的高校进行针对性的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支持意识。借助科技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对接,为贫困家庭打造现实可行的“资助包”。[27]
六是建立健全高校扶贫帮扶常态长效机制。借助高等院校的力量对乡村贫困地区进行定点扶贫,提供基于需求的创新性多样化实效扶贫服务菜单,为乡村贫困地区全面提供高等教育潜在资源。在定点帮扶中,应重视高校扶贫工作实际效益,探索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帮扶模式,既重视对高校扶贫帮扶中的对照性评估,也重视基于起点差异的形成型评估,培育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和队伍,建立高等教育扶贫评估的科学化专业性综合评价机制,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高校展开合理的分类评价。(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八)给予民族教育特殊支持,在民族地区助力乡村教育帮扶
一是优先扩大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资源。民族地区是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区域,尤其是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促进发展的意识淡薄,应格外重视扩大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和乡村教育环境,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破解双语教育等瓶颈性困难。
二是应格外重视民族地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民族地区乡村往往具有人口过于稀疏或人口过于集聚的特征,针对民族地区人口分布和文化信仰特质,建议重点做好基础教育学段的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在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中,既要考虑教育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口分布、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交通距离、经济水平和办学基础等当地实际,重点办好民族地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另外,建议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实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三是实施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支持计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地区特色、就业水平高的专业,让职业教育紧密对接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对接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改变贫困状况。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实现民族地区初高中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全覆盖。
四是实施专项计划推进挂职、支教和顶岗实习。实施专项计划推进优秀中小学和幼儿园校长(园长)、教师到民族地区挂职锻炼或支教,在高校健全更有吸引力的专项计划推动优秀大学生到民族地区“顶岗实习”,提升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整体水平。
五是实施巩固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28]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大力培育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提高民族地区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对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农村青壮年进行专项培训,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提高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农村地区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沟通交流的能力。
(九)实施特殊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农村特殊贫困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一是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特殊教育资源供给力度。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切实保证残疾人公平享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
二是做好农村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安置工作。新建与需求匹配的特殊教育学校,采取就读特殊学校或随班就学普通公立学校的教育安置方式,对农村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安置情况展开动态实时监测,实现精细化管理。
三是加大农村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引进特殊教育优秀毕业生源,开展高质量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计划,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特殊教育教师队伍。
四是支持农村特殊教育学生就业。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扩大残疾人就业机会。
(十)开发依靠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新模式,塑造教育帮扶新功能
一是开发乡村依靠教育扶贫和振兴的新模式。充分认识通过教育进行扶贫的手段功能,加强教育与社会各其他领域扶贫的相互整合与渗透,重点开发与创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新模式。
二是开发教育对接“三农”教育帮扶振兴行动计划。第一是实施农业教育帮扶计划。该计划将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工作视角锁定于帮扶农业生产全过程之中。通过搭建专业化的农业教育平台,对农民进行精准培训和实训指导,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及时学习和掌握新型农业技术与新型农业器具,通过教育降低农民开展农业试验创新的自担风险,为农业生产后续仓储、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环节提供技术支持,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收益更多留给农民的目标。第二是农村教育帮扶计划。该计划将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工作视角锁定于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之上。根据不同农村实际情况,通过教育主体的参与式扶贫,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副业,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网络直播、特色种养、民俗体验等多重现代农村产业经营类型,开发、创生、讲述、推广有吸引力的乡村独特文化故事,将每一个乡村独特隐匿的在地化资源用活,进而成为每一个乡村实现教育扶贫与振兴的新型经济增长点。第三是农民教育帮扶计划。该计划将教育促进乡村扶贫和振兴的工作视角锁定于农村人口转移之上。只有通过教育实施有效且稳定的农村人口转移培训,将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其他非农产业,才可以阻断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内卷化发展趋势。通过农村农业人口单位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以及农村转移人口非农化生产经营的双向发力,才可以实现农业户籍人口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