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0 09:27:38 作者:叶兴庆来源:爱思想阅读:9328
第二是为乡村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援助。很多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不会也不善于用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需要思考公益性的法律援助体系如何广泛地深入乡村,为农民提供司法援助。
归根结底,乡村治理要实现法治,必须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根据时代的变化对现有涉农法律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法符合社会现实。同时根据乡村振兴的需要,一些重要的法律空白点要尽快补上。比如说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一些基本的法律,不能长期缺位。
记者:解决农村问题,关键在于促进城乡融合,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何能做到这个“融”字?
叶兴庆:到十六大我们党在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报告里面有两个首次,第一是在党的文献里首次承认我们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二个是首次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城和乡统筹考虑。
到十七大和十八大,我们在城乡关系的认识上又往前走了一步,不仅仅是城乡统筹,而且是城乡一体化。十九大明确提出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次把城乡融合发展放到这么高的位置,是因为未来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拦路虎和难关。
有哪些东西在阻碍乡村振兴?毫无疑问,是城乡二元结构。除此之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的系统性衰落是有它内在的规律的。但是我们又不希望乡村系统性衰落,我们希望乡村在未来的现代化过程中振兴起来。那就是把城和乡作为两个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优势的空间单元,把它打通,让两个单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那就是融合。具体来讲,又可以体现在四个维度。
首先是产业。发展乡村产业,不能就乡村谈乡村产业。因为乡村、农业、农业以外的多元经济,它们的市场在城市。所以未来乡村产业的发展要跟城市的需求融合、有机互动,这是产业层面的城乡融合。
第二是要素。人、地、钱,怎么样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进城,城市里面优质的教师、科技人员怎么下乡,城市里面的养老需求、观光需求,怎么能够在农村落地?
第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我们正在推进城乡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体系怎么对接、怎么打通?打个比方,农村的人进城以后,怎么能够享受城市里面的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城里人下乡以后,在农村长期生活居住,他需要的医保和社会保障怎么能够跟人一起流动?
第四个是生态。城和乡是在同一个生态体系里面,应在生态上共建共享。乡村更多地发挥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功能,城市作为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消费者、受益者,要促进乡村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供给。城市的产业如果下乡,也要注意不能出现污染转移下乡,因为城乡最终是一个共同体。
所以,十九大提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说明未来的乡村振兴一定要按照融合的思路,谋划具体行动。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