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07 11:07:06 作者:韩俊来源:求是阅读:5971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围绕强化“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抓住关键环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切实把党管“三农”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图领会好、领会透,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变成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谱写好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一、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和要求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随着乡村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物流配送体系进入农村,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的丰富性、文化的独特性、绿水青山的生态性等优势,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续利用好乡村的资源宝库和生态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现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真正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深厚根源。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好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从时代和历史高度认识乡村文明的价值,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挖掘乡村文化本土人才,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加剧,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要抓好乡村治理组织体系这个“牛鼻子”,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着力解决乡村社会“散”的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逐步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注重现代治理理念、手段与传统治理资源相结合,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设法治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发挥好新乡贤作用,着力建设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机制,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当前,农民持续增收形势严峻,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高、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仍很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继续推动农民工进城就业,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以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从有到好的转变为目标,推进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优先向农村倾斜,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并轨,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居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要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陈文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