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7 00:44:15 作者:吴重庆 张慧鹏来源:爱思想阅读:13036
二、对小农户的重新认识与反思
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 中国城乡经济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 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不足10%2。然而, “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因为对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事关重大, 一定会波及土地制度乃至社会制度等根本性问题。近年来, 围绕中国农业发展道路选择的争论, 使小农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批评小农户的低效率, 主张走规模化道路。这种政策主张必然推动土地的私有化或者变相私有化。因为只有土地的私有化, 才能为工商资本下乡创造条件。而土地的私有化势必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同时, 消灭小农户的政策也会制造大量无产化的劳动力, 剥夺许多人的就业机会。过去一段时期, 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已经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包括农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等等。一些学者反思主流农业政策, 重新思考小农的社会功能。
温铁军[10]认为, 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小农户的大量存在, 使得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能够得到转移, 从而实现软着陆, 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陈锡文[11]认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如果我们把“三农”问题简化成为农业现代化问题, 一味地盲目追求土地规模化经营, 用大农场排挤小农户, 就不能解决农民的出路、农村的发展等问题。经济学家姚洋[12]认为, 小农经济的存在让中国在发展中避免了农民的彻底无产化, 形成了“无剥夺积累”。“无剥夺积累”概念来自南非学者吉莉安·哈特 (Jillian Hart) 《去全球化》一书。在书中, 哈特比较了南非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 她发现在南非大量没有土地的黑人离乡背井, 变成产业工人, 由于没有土地的保障, 要保证他们的生计, 工厂就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而在中国, 由于农民拥有土地, 他们对工资的要求就较低, 因此中国工业化的成本比较低。贺雪峰[13]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小农户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农民家庭通过“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模式, 用农业收入补贴工资收入的不足, 可以极大地降低制造业的成本, 有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对此, 黄宗智[14]提出了明确的批评。他认为, 今天中国的农户同时从事种植业和城市打工, 既是出于农民家庭经济的组织性逻辑, 也是出于国家政策性抉择的原因。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 用这种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的生产方式来维持农产品生产, 是最最廉价、最最“经济”的办法。而对从事这样生产方式的农户来讲, 他们别无选择, 必须紧紧抓住小块土地上的收入来弥补自己打工收入的不足,(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这就使得过密型小规模、低报酬的农业制度和恶性的临时工制度紧紧地卷在一起。这种制度安排显然并不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他同时也反对主流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土地私有化, 因为后者所造成的危害更是灾难性的。他认为, 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 在此基础上改善小农的生存条件。
总之, 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小农问题的讨论, 大体可以分成如下四种政策主张:
一是认为应该效仿美国, 走规模化、资本密集型道路, 包括发展大型农场和企业化农业, 而小农经济是落后的, 必须淘汰。此观点大多基于大资本的利益, 可以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立场。
二是主张家庭内部以农补工, 以小农经济的微薄收入补贴城市打工收入之不足, 并给打工者返乡提供一条退路。此种观点大多基于对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之认识, 可以被认为是国家主义立场。
三是看到小农经济面对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资本双重挤压, 丧失了生产主体地位, 生产关系发生改变, 主张开展农户之间的合作,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此种观点大多基于对集体经济之认同, 可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立场。
四是认为中国农业的未来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大农业, 而是建立在种植的精细管理和自雇劳动基础上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小农经济。此种观点基于农民家庭经济的特殊性, 可以被认为是民粹主义立场[15]。
除了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之外, 其他三种主张都明确反对资本下乡和土地私有化, 反对农业的资本主义转型, 在不同程度上认可小农存在的价值。
三、嵌入现代农业产业分工体系的小农户
嵌入现代农业产业分工体系的小农户是指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至今仍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获得的耕地上从事农业劳动, 并以农业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小农户仍然广泛存在, 然而现代农业已经不是传统的农耕, 现代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 市场竞争推动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的社会化, 小农户作为专业的商品生产者, 已经深深地嵌入在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分工体系中。
(一) 小农户的现代转型:从自给自足兼业小农到专业化商品生产者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和消费单位。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 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 形成男耕女织“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传统农业主要使用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土地由农民家庭所有或者向地主租赁而来, 劳动力主要是家庭成员, 生产活动几乎不依赖市场。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 除了缴纳地租和税赋之外, 主要供家庭成员消费, 只有极少部分在市场上销售,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利, 而是为了调剂余缺。因此, 传统的小农经济, 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扬·杜威·范德普勒格[16]的研究表明, 尽可能地远离市场并非中国小农独有的特点, 而是全世界小农户共同的生存策略。
经历了30年的农业集体化之后, 1970年代末开始的分田到户改革, 让中国农业又回到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家庭承包经营在形式上似乎是回归了传统小农经济。然而, 此小农已非彼小农。分田到户改革之后紧随而来的是市场化改革。随着市场机制全面渗透到乡村,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被深刻地改变了。生活方面, 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 到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几乎全部商品化, 农民的生活寸步离不开货币。我们以农民家庭食品消费情况来说明这一问题,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改革之初, 农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中, 使用现金支付的比重大约为30%, 也就是说, 还有70%的比重是自产自销, 不需要向市场购买, 时至今日, 现金支付的比重已经超过90%, 也就是说, 农民家庭消费的粮食蔬菜等食品, 绝大部分是要使用货币通过市场来购买。生产方面, 分田到户和市场化改革让中国两亿多的小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可以自主地安排生产,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过四十年的市场化改革, 小农户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分化:一些农户彻底退出农业生产领域, 成为非农户;一些农户则是主要劳动力外出经商或务工, 老人、妇女等家庭辅助劳动力兼业从事农业, 维持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 成为兼业农户;一些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 通过流转亲友或邻居的耕地, 利用家庭劳动力从事适度规模经营, 贺雪峰称之为“中农”[17], 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专业小农户;还有一些农户已经成长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已经不属于“小农户”的范畴。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 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5.9万户。在全部农村住户中, 纯农业户 (指农户家庭中劳动力以从事农业为主, 农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80%以上) 所占比重为75.10%;农业兼业户 (指家庭劳动力既从事农业也从事非农产业, 但以农业为主, 农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50%~80%) 所占比重为4.29%;非农兼业户 (指家庭劳动力既有从事农业也有从事非农产业, 但以非农产业为主, 农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20%~50%) 占9.53%;非农户 (指家庭中劳动力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 农业收入占家庭纯收入20%以下) 比重为3.75% (表1) 。
表1 2 0 0 6 年各地区农户兼业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
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尚未向社会公开, 我们可以推断,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纯农户比重一定会有所下降, 但农村仍然会有相当部分农户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王春光等[18]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根据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研究发现, 2015年农村纯务农人口仍然占农民总数的41.87%, 以农为主的兼业者占5.49%, 也就是说当前农村人口中仍有近半数的人在从事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 并非社会刻板印象中认为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 农业后继无人了。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