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7 00:44:15 作者:吴重庆 张慧鹏来源:爱思想阅读:13035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在肯定包产到户改革的同时, 始终强调农村发展的总方向仍然是强化集体经济。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飞跃”思想, 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 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 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 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在邓小平看来, 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仅靠双手劳动, 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 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 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38,39]
早年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 就运用辩证的方法阐释“统”与“分”的关系:“所谓‘分’, 就是以家庭为主要的生产经营单位, 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所谓‘统’, 就是以基层农村组织为依托, 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对分散的农户加强统一服务……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包括生产、科技、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等) 。”[40]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一书中, 中国农民家庭经营存在经营规模小、生产粗放、竞争力弱等问题, 如果硬将农民推向市场, 让农民个人去自生自灭, 只能让许多农民“呛水淹死”, 而发达国家农村市场化的经验表明, 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 才能使农民尽快安全、顺利地进入国内外市场, 并能够有效地降低进入市场的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因此, 他旗帜鲜明地指出, 中国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41]。2013年3月,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团会议上, 在听取相关汇报后提出, “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 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 但实践的结果是, ‘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 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 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思考中国的乡村振兴, 必须全面总结和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切先进经验, 同时借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把提高小农组织化程度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第一, 政府要为小农合作提供组织资源。中国几千年的实践证明, 小农不可能自发实现高水平的合作。组织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而组织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所有人都想“搭便车”, 这是组织行为的困境。由党和政府动员小农组织起来, 走合作的道路, 这才是小农户组织化的可靠出路。当前,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国策, 各类资源正源源不断地输入乡村地区, 政府应该以手中掌握的大量资源为契机, 通过对小农户的发动组织, 推动乡村地区的社会建设, 将乡村社会活力的再造、小农户的再组织化视为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最大宗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
第二, 要为小农户赋能, 激发小农户的主体性。农业生产活动本质上应该是地方性的。小农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在地者, 作为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直接生产者, 他们应该最为稔熟在地农产品的生产经验以及家庭日常消费之余的农产品的自主销售渠道。本来各地农民都会根据日常生活需要、传统习惯、气候条件, 在有限的耕地上轮作、套种多品种、小规模的农产品, 但在崇尚高度商品化的现代农业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看来, 这些在地农业属于没有效率的、无法给农民增加收入的保守农业。这使得小农户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最关键的就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小农问题上, 政府要尊重小农的主体性, 在特色产业的选择等问题上, 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 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小农户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 坚持土洋结合, 引导农民挖掘并发挥地方性知识进行科学种田。
第三, 政府应该为小农户提供公益性的生产服务,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机衔接。整合政府涉农部门和涉农资源, 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涉农政府部门应该以无偿的方式提供优质的农业生产性公共服务, 包括测土配方、农业先进技术推广等, 指导小农户科学种田,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合作社为依托, 为小农户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深入推进国家供销社系统改革, 依托供销社系统联结城乡的网络优势, 一方面为千家万户的小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 另一方面为小农户走向城市消费市场提供桥梁和纽带。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从农民合作入手构建以乡村为主体的新型发展模式” (18VSJ01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新型集体经济研究” (2018M631037);
乡村发现转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