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金三林:深刻认识乡村价值 科学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20-02-11 11:15:08 作者:金三林来源:爱思想阅读:10321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顶层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各部门各地方工作举措不断充实,人居环境整治这一“乡村振兴第一仗”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但受“城市中心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用城市发展的理念来指导乡村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城市“下乡”并为农村社会所接纳的过程; 还有一些地方简单地将乡村振兴等同于村庄改造,或发展乡村旅游, 对乡村的本身特质、独特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进而对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初衷、目标、要求的理解也出现偏差。因此,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加全面地认知乡村的价值和功能,增强科学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先行国家乡村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传统的观念中,乡村是农业生产之地、农民生活之地。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乡村的价值和功能是会变化的,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从先行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 乡村价值和功能总体遵循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再到“多功能乡村”的演化路径。1950年代初起,二战结束后欧美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婴儿潮”使得人口大量增加,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各国的头等大事,农业生产被置于核心地位,乡村因而为农业所定义,社会对于乡村价值的认知也被简单地限定在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上。198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居民对健康营养食品、文化消费、精神满足的需求快速增长,不仅需要乡村提供更好的农产品,还要提供观光、休闲等产品,农业的多种功能日益受到重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社会对于乡村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到“多功能乡村”, 不仅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更注重乡村的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注重城乡功能的互补,开始将乡村置于与城市同等的地位。乡村不仅成为多元产业的生产地和城乡居民共同的居住休憩场所,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不同国家乡村价值从“生产主义”到“多功能乡村”的演化阶段、路径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看, 都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到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对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二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般在60%以上),乡村的稀缺性会日益显现;三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后,农业和乡村的多种功能才能得以发挥。

  同时,各国政府的乡村发展政策也会相应转变:“生产主义”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后生产主义”阶段注重乡村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发展,“多功能乡村”阶段大多转向综合性的乡村发展支持政策。那些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成功地实施过乡村振兴战略或类似政策。

  新时代我国乡村的多元价值

  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在很长一个时期都处在注重农业生产、学习城市、模仿城市的认知中。传统观念认为,农村是落后的,城市是先进的,农村应该追赶城市。一提起农村现代化的愿景,很多人眼前浮现的也是今天的城市图景,行动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城市的规划设计、生产生活方式、治理模式去改造乡村,对乡村的价值认识不到或认知不全。实际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乡村的稀缺性在不断提升,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政治功能日益凸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乡村是涉农二三产业的发展载体,也在成为一些高科技产业的新发展空间,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辟新领域。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基地、食物供给之源,是城市重要的经济腹地,也具有日益多元的新经济功能。一方面,农村二三产业在快速发展,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民族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另一方面,乡村正在成为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空间距离对一些产业布局的影响趋于弱化,特别是一些生态青睐型产业,如养老养生、文艺创作、科技研发、互联网等,不再扎堆城市, 开始向一些交通条件、通讯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较好的乡村布局,基金小镇、互联网小镇等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快速发展。尽管传统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在下降, 但这些乡村产业在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却呈上升趋势,成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

  乡村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乡村活动具备明显的正外部性,如同区域中的“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水和空气、绿色资源、开放空间、生态屏障,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补充着城市生态缺口。乡村生产方式是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乡村生活是与大自然节拍吻合的生活节奏, 是一种有利于生态和生命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城市人的新向往、新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的乡村田园生活,很多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在退休或歇业后返归乡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的生态价值会持续提升。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承载地,关系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维系,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根,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乡村是我们祖先耕作劳动、繁衍生息的地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主要载体。固化的村落形态、庭院结构、住房、宗祠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和乡愁。活化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制度文化、具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艺等, 很多仍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社会诚信度和凝聚力。内化于心的传统道德观念,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德业相劝、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等传统美德,是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乡村也因此具备了教育人、陶冶人的功能。坚持文化自信,必须重新审视、梳理、发掘乡村的文化价值。

  乡村有数亿人口居住,具有庞大的传统治理资源,能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治理发挥巨大作用。目前,我国仍有5亿多人居住在乡村,3亿多人在乡村就业。到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时,仍将有数亿人居住在乡村,乡村作为一种人居环境、社会基础,将会永远存在。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始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性空间,如2008 年金融危机后,大量在城市临时失去工作的农民工返乡,并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不安,就是因为乡村的吸纳作用。乡村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乡村的自组织功能上。历史上,我国乡村具有乡绅自治传统, 熟人社会中的人情、面子、祖训家规、乡规民俗、传统宗法观念是重要的“软法”,这些传统治理资源,仍然是新时代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而且,乡村治理传统和实践创新的一些好做法, 也值得城市学习。

  亿万农民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乡村是我们党最稳定、最牢固的执政基础,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到2016年底, 我们党有党员8944.7万名、基层党组织451.8万个。其中,农牧渔民党员2596.0万名,如果再加上乡村其他从业者中的党员,乡村党员数占比超过1/3。全国577336个建制村中,577273个已建立党组织,占建制村总数的99.99%,乡村党员和党组织是我们党最坚实的组织基础。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广大农民都是我们党最稳定、最牢固的支持力量。很多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对党和政府当前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和评价总体都较高,广大农民群众始终是党最巩固的执政基础。

  坚持价值导向科学推进乡村振兴

  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不是因为乡村衰败了而去挽救乡村,而是乡村有其独特和重要的功能,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弥补城市功能的缺失,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补农业农村的短腿,激发乡村活力,更要扬乡村的长处,彰显乡村的价值和功能。补乡村之短,必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扬乡村之长,必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人、地、钱、技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将城市的要素活水注入乡村的土壤,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论是补乡村之短,还是扬乡村之长,都必须全面深刻认知乡村价值,在城镇化的大格局下不断提升乡村价值,科学推动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