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3 21:39:12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4487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近日,美国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白宫也因遭到示威者围堵而一度关闭。由于示威者人数众多,情绪激昂,并伴有暴力事件,包括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在内的多个地区出动了国民警卫队维持秩序。
美国种族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此次民众示威的缘由在于明尼苏达州“黑人之死”。从现有信息来看,这名叫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黑人被一位白人警察用膝盖压住脖颈达九分钟之久。期间他不断求饶,并声称自己无法呼吸,然而警察对此置若罔闻,继续施暴,最终酿成惨剧。
这些经过被路人用视频记录下来,事情的来龙去脉得以公之于众。
这一事件还造成国际影响。加拿大多伦多市的民众也上街游行,反对种族主义,呼吁维护公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在美国和加拿大都真实存在着种族主义;俄罗斯外交部则发表声明称美国人权系统性问题积累已久。
这一事件无疑是一个悲剧,而且是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在标榜“民主、人权、自由、平等”的美国,不禁让人唏嘘。
然而,如果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的话,这样的惊叹或许就显得有些幼稚了。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主流文化与核心种族是所谓的“WASP”群体(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即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
他们是最早从欧洲来到美洲新大陆殖民定居的人群,并从文化以及种族上定义了后来的美国。
“白人至上”依旧是美国社会潜规则
众所周知,美国被称为“移民之国”,早期的移民大都来自于西欧、北欧。从文化以及种族上与第一批殖民者类似,因而并没有产生种族与文化冲突。
此后,美国的移民来源更加多元化,主要是东南欧移民的增加,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但美国不断开疆拓土,这些移民散落在各地,相互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另外,这些移民也都认同美国的主流价值观,积极融入美国社会。
当时的美国也被称之为“熔炉”,无论来自于哪一地区的移民都能够被同化为美国人。
图片来源:我们视频截图
然而,随着西进运动的结束,移民数量的激增以及多元化来源,美国国内的种族、文化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就业机会的竞争,排外主义情绪高涨起来,美国政府继而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予以限制,如《排华法案》、“亚洲禁区”政策等。
显然,美国的种族主义历史由来已久,其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少数族裔受到排挤、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
美国历史上的“三K党”(Ku Klux Klan)、“一无所知党”(Know-Nothing)等都是排外主义、种族主义的急先锋。
其中,非洲裔美国人所受到的歧视历史最久、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看过电影《绿皮书》的人会对这一点印象更加深刻。
在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之后,美国公开谈论种族主义,尤其是歧视有色人种已经成为“禁忌”,然而“白人至上主义”仍然是一个公开的“潜规则”。
美国有色人种增加,白人危机感蔓延
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族裔出生率的差异,美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一状况加剧了美国的种族与文化危机。
预计到2027年,美国外国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14.8%,其中主要是来自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
换言之,这一比例的增加将提高美国有色人种的数量。
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少数族裔新生儿数量首次超过了白人的新生儿数量。这有可能成为美国人口构成的“临界点”。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因而,美国白人担心到本世纪中叶,他们可能成为美国的“少数族裔”。
此外,自民权运动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推行了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 action),为消除与补救过去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对少数族裔及妇女等群体歧视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行动。
可是,这种情况又使得一些白人感受到了竞争压力与不公平,一种“反向歧视”的思潮在白人中蔓延。尤其是对于那些蓝领白人,他们的生活境遇与就业形势其实也很不乐观。
因而,白人危机感(无论是从种族、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层面)愈加强烈。特朗普当选一定程度上与这种“白人的危机”有关联。
这种危机感分布在各个年龄层的白人中间,不仅年长的白人感受到了压力,即便是千禧一代的美国年轻白人也感受到了压力。
他们中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对白人的歧视将成为与对黑人和少数族裔歧视一样重大的问题。
可见,白人的危机感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白人的觉醒”,并继而引发的白人维权运动与“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维权运动已成为美国种族矛盾的核心焦点。
特朗普执政激化美国种族对立
据CNN出口民调显示,2016年投票支持特朗普的30岁以下白人,比支持希拉里·克林顿的多出4个百分点。
特朗普执政以后更是打破了传统的“政治正确”,有意无意地为“白人至上主义”张目,进一步激化了美国种族对立的情绪。
不同族群之间的社会对立、文化对立的情况随之更加严重。
可以说,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是一个更加分裂的美国。这不仅仅体现在党派关系上,而且还体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上,而后者对美国的影响将更为深远、持久。
这次事件仍处于发展之中,其后续进程尚难预料,但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颇为特殊,因而其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为重大。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文化层面,而且将会延伸到政治层面。
一方面,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因疫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万之众。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据美国疫控中心统计,在新冠疫情死亡案例中,死亡率最高的族群是黑人,大约是白人的两倍,其次是拉美裔。这些人大都处于社会底层,经济状况脆弱,医疗卫生保障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美国的社会分层,暴露出阶层固化的现实。
在此背景下,黑人等少数族裔早已对现状心怀愤怒与不满,此次事件如果处理不好或许会成为美国社会问题大爆发、大激化的一个导火索。
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之际,此次事件势必对两党选情造成直接影响。
无论是特朗普或是拜登都已经行动起来,试图利用本次事件来为各自选情服务。
奥巴马夫妇也呼吁美国人行动起来,革除种族主义。
实际上,美国选民的态度也表现出极化现象,如民主党强调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等主张,少数族裔对民主党的支持更明显。
共和党则属于保守派,主要代表了美国传统文化与白人群体。
因而,两党对立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对立,社会对立又进一步固化与扩大了两党对立。可见,党派对立、社会分化、种族矛盾、文化撕裂、阶层固化,这些正是当前美国所面临的最具根本性的挑战。
本次事件无论如何发展,它再次说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平则鸣”,美国民众示威运动实际上已经对特朗普政府敲响了警钟。
美国政府若能在此次事件后加以深刻反思,并采取坚决行动把种族主义痼疾完全、彻底地根除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种族平等,则善莫大焉。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让文化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重启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