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福前做了以“深化改革,应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四个趋势性变化”为主题的讲座。
方福前教授在讲座中表示,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大变革时期,经济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来应对这些趋势性变化。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局面,做大做强中国经济的根本之道。
以下是方福前教授的发言摘要。
中国经济结构的四个趋势性变化
中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大变革时期。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有四个趋势性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内向化趋势。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的特征事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2007年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总需求结构中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总体上是负数。
第二,消费取代资本形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3年以前,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是交替变化的,但是2013年以后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持续超过了资本形成。可以说,2013年是两大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和拉动的转折点,此后中国经济增长转变到以消费为主要支柱的路径上。
第三,消费率偏低并呈下降趋势。2003年以来,中国消费率一直在50%-60%之间,2010年最低为49.3%,近几年始终没有突破56%。中国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经济体,也低于中国周边在文化和消费观念上与我们接近的亚洲六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对比人均GDP水平与我国相近的国家,中国居民消费率也是偏低的。
第四,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下降。根据资金流量表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住户部门通过初次分配获得的总收入和通过再分配获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呈现走低的趋势。同时,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住户部门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也出现了下降。
我国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来应对上述趋势性变化。具体来说,应该实施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扩大内需;通过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增长。
实施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四个重点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顺应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要求的一个战略性安排。实施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点,在于抓好“一个认识”、“一个积极性”、“一个完善升级”和“两个开放”。
第一,理清“一个认识”。当前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防止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误读为“国内单循环”或“中国经济自循环(自产自销)”,更不能重返“关起门来搞建设”的老路。
首先,全球化时代各国不同程度地融入全球化获得发展资源和发展机遇,不对外开放无疑是经济上的“自宫”行为。
其次,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技术、高端设备上完全做到自给自足。我国要掌握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努力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但是这不意味着不与他国“互通有无”。
最后,“斯密定理”告诉我们,分工和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而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与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同方向。当下,我们不但要发展国内市场,也需要积极利用国际市场。
第二,进一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一切经济活动的能动要素和活的要素是人,人的劳动和管理不但支配着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也支配着使用这些要素的效率。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的提高可以增强劳动、生产、创新的动力,进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使中国经济更有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这既可以化解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又有能力和实力扩大国际大循环,深化国际大循环——竞争力提高了,中国产品和企业就可以不断走出去;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活跃了,外资外商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为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需要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完善劳动者和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营造宽松、自由的营商环境,从制度上保障个人的合法财产和合法收入,从法律和政策上维护、保障个人的创业权和自主择业权。
第三,完善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体系,不断提高中国产品乃至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智能含量,拓展国内市场空间,发掘国内市场潜力。
第四,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抓好对内开放。所谓对内开放就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放开。需要撤除阻碍商品、要素、技术、人才自由流动的障碍。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放管服”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扩大内需的六大举措
我国目前有14亿人口,包括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人口,有完整的产业结构,有2000多万家法人企业,内需潜力和国内市场空间巨大。目前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内需潜力,如何发展和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目前扩大内需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居民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和财富,把居民的潜在需要或追求幸福的欲望转化为有效需求。
第二,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从制度上完善私人合法产权和财产(财富)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消费风险,使个人“敢消费”、“积极消费”。
第三,在拓宽个人创收增收渠道的同时,提高消费品和服务的品质档次,升级和优化供给结构,使个人“能消费”、“愿意消费”。
第四,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加。
第五,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面向农民的公共产品供给,例如农田农地平整,水利、公路、桥梁、公用厕所、垃圾处理站、农村学校、农村医院、网络等建设。
第六,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居民市民化,促进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
扩大内需需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破除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对立起来的错误认知。鉴于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转变到以消费为主要拉动力的路径上,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应该成为政策目标的重点之一。
通过改革促进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增长
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可以改善劳动市场价格扭曲,提高劳动要素的配置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劳动者的报酬会得到提高。但是,提高工资不应是增加居民收入的唯一途径。如果工资上涨快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这对企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是不利的。
有以下途径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
第一,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扩大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和就业机会,法律和政策上允许劳动者合法兼职或拥有第二第三职业(譬如白天正常上班,晚上下班后摆地摊或开出租车获取收入)等途径来增加劳动者报酬。
第二,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扩大居民的资产选择范围和投资渠道,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第三,通过发展各类多层次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提高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来增加居民的职业和工作岗位选择机会,使他们的报酬和收入不断提高。从长期来看,这个途径至关重要。
第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贯彻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原则,在再分配过程中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同时发挥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组织(NPO)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总之,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局面,做大做强中国经济的根本之道。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