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30 12:00:02 来源:网络媒体阅读:6386
1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并对目前国内疫情做出了最新研判:本轮疫情已经进入到扫尾阶段。
今年下半年,我国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本轮新冠疫情由多个不关联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自10月17日以来,已波及了全国21个省份。
哨声,也在成都响起。得益于成都启动应急预案迅速且在城市治理方面做出的成绩,11月14日24时至目前,成都市无新增本土病例。11月23日凌晨,本轮疫情高风险地区理工东苑(西区)迎来解封,成都全域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疫情防控已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疫情得到有力控制。
每一轮突如其来的疫情都是一场严厉到残酷的大考。不仅是对城市现代化、人性化治理能力的淬炼,更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系统感知与审视。成都“抗疫”经受住了考验,其实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一场缜密实践。
01 难题与背景: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
不可否认,成都在本轮疫情防控前期的情况并不乐观,甚至是十分严峻。
据了解,成都报告本轮疫情的首例病例与西北确诊病例有明确的轨迹重叠,且该病例从外地返蓉后,隐瞒其14天内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未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存在引起疫情传播的严重风险。又由于首例病例在成都的活动范围广,在密闭空间、密集人群中停留时间长,一条更长更复杂、传播更快的传染链在发现之前就已经初步形成。
与西北确诊病例相同,成都确诊病例病毒样本是早已在国内外“恶名远扬”的Delta毒株,从目前已知的多名确诊病例看,其最终的阳性结果大都是经过多轮检测后才被发现。其狡猾程度、传播力度、病毒载量、致病性均强于普通新冠病毒,且该病毒潜伏期较短、病情发展快,并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晚一天发现,确诊病例就可能会呈指数增长,晚一周发现,所付出的代价将十分惨重。
未知性、突发性、高风险、快蔓延。作为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不仅是四川人口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更是全省疫情联防联控“一盘棋”的重中之重,其人员流动之复杂、开放程度之高、与周边地区交流之频繁,都使得防控难度进一步增大。但对于疫情防控,不能是尽力做到,而是必须做到。
一般而言,疫情若发生在人口以千万计的城市中,大概率会使这座城市的医疗及城市治理系统猝不及防,压力骤增。病例的流调与停留场所的管控、科学诊断及疑似病例的筛查、病人的及时隔离与收治、医疗和生活物资的保障供应等关键问题都要与时间赛跑,对城市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更能证明城市治理的能力。如此背景下,本轮疫情已成为成都城市基础设施、应急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磨刀石,也是城市能级和政府能力是否匹配的试金石,推进城市治理水平的题中之义就在其中。
02 整合与拓展:城市治理体现强大的成都韧性
疫情防控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久逸,不能用老经验衡量新形势,不可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化进化,保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时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对策才是真理。
在本轮疫情中,成都各方面行动非常迅速,高效地摸清了传播链条,对疾控专业人员来说,传播链条的清晰与否反映了本轮疫情防控是否及时、到位。
成都26名病例组成一个完整、清晰的传播链是判断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依据。目前,成都已经能做到在24小时之内调查清楚一个病例的传播链条,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但要做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本轮疫情中有些病例曾到过人群复杂且密集的场所,涉及人员数量非常庞大,给流调带来了很大挑战。之后基于海量的流调信息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指导相关部门做环境消毒、风险研判等工作,并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及时科学划定13个封控区和管控区,实行精准管理、提供温馨服务,以专业治理破解疫情风险长链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疫情应急处理更多的是未雨绸缪,且一定是迅速汇集城市多种资源集中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配置使用,不可能依靠常备正常医疗资源去解决,这种对城市资源的协调配置使用极其考验城市治理手艺。
在这一方面,城市志愿者的力量不可小觑。各区、各街道志愿者队伍在协助测温验码、登记劝导、为居家隔离群众运送生活物资、维持核酸采样现场秩序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对社区院落、商超、农贸市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及重要场所进行走访、督促、协助,全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保护屏障。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抗疫大考中,成都有效整合公安部门、卫健委、疾控中心、社治等部门的专业优势和队伍,全市一盘棋,合理把握防疫尺度,成就了疫情防控的 “成都速度”和“成都温度”,为超大型城市的疫情防控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与价值。
城市治理的高效与高明又体现出成都强大的城市韧性。“疫情期间,成都市经信局迅速派出24个督导服务专班,会同基层工业战线同志,走访了3737户规上工业企业、100户重点企业、30户龙头企业和部分中小微企业,一手抓企业防控督导,严格标准,压实责任,督促落实;一手抓稳产增产服务,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市经信局副局长朱健在接受采访时说。
成都各工业企业采取严格防疫管理、人员轮班作业、柔性生产安排等多种形式积极应对,整体来看,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朱健表示,要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两手抓”“两不误”,取得“双胜利”。千方百计支持企业稳产增产,全力以赴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为将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降到最小,成都在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后有效施策提振市场信心,紧盯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跟踪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困难,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及时解难帮困。同时,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有条件的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等延长营业时间,举办线上线下特色活动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
在成都市文旅景点、文博场所的常态化防疫方面,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王健表示,将有序做好“四个恢复”;做好文旅行业常态化精准防控;做好疫后文旅经济的恢复发展。让文旅企业安心发展,让外地客人放心来蓉。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更明显地感知到,成都是一座可以在突发事件后快速重组、快速恢复生产能力的城市。既有前瞻性和忧患意识,又有强大的反思力、随机反应能力以及处理复杂事件稳健、灵活和迅速等特点,体现出强大的“成都韧性”。
03 共识与共治:城市微观个体的“主人翁”意识
安全、活力和认同是任何城市存在、发展、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疫情常态化的外部环境下更是如此。
城市对疫情的科学防治和市民的活力与认同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虽然安全是基础,但不能只机械地关注安全与否,为预防疫情而缺少人文关怀并不可行。
在疫情防控之下,如何培育城市治理的自发力量值得城市管理者重视,市民责任的塑造、应急情况的配合、城市文化的培育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持续深化,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基础、态度、时间。
本轮疫情,成都有效激发城市自发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大家说”活动。疫情防控中的城市治理靠拍脑袋并不可行,拍群众肩膀才更可靠。社情民意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广泛收集市民的“金点子”,对于疫情防控下的城市治理,群众往往眼明心亮。
11月16日,成都市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一期、二期)相关封控区、管控区圈层管理解封。这也是成都本轮疫情中首个中风险小区解封,对成都疫情防控工作在生理及心理上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更是对一段时间内防疫工作的充分肯定与认可。社区工作人员送给居民康乃馨伴手礼和致封(管)控区居民的一封信,社区居民也向所有防疫一线人员表达着自己的敬意。
“我想跟朋友一起吃顿火锅!”“我想吃红烧肉!”“我想喝河南胡辣汤!”……解封之后,所有人都保持着乐观心态。市民对疫情之下严谨措施的高度配合和解封后的乐观心态呈现出对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信任,这种因城市治理而形成的共识与认同正产生一种巨大且无形的力量,并反作用于城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