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04 15:36:5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阅读:13792
冯子健:一些企业已经在做。世卫组织也提出“改良型”疫苗,把疫苗针对的毒株替换成贝塔或德尔塔,或者是多价,都做了相关研究,有的已经都开始做临床实验。
研发周期取决于我们对“改良型”疫苗审批监管的要求。如果只做到二期临床,可能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就可以批。如果你要把所有一期二期三期都做完,那就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在原有疫苗生产技术和工艺都不变的基础上更换毒株,是否可以考虑减少某些实验研究数据和临床研究数据的要求,我想,药品监管部门会作出考虑的。
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者是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审批监管。还有就是我们何时启动它的生产,然后生产出来以后怎么用,是用它来替代现有疫苗来打基础免疫,还是只用它来打加强针。
应对病毒免疫逃逸的另外一种策略是生产新一代的通用疫苗,使它能够抵抗各种各样变异的侵袭,但这种疫苗很难说什么时候能研究成功。
中国要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政策调整做准备
中国新闻周刊:一方面我们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面临变异毒株的侵袭,下一个阶段,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政策会进行一个调整吗?
冯子健:当下我们面临着德尔塔毒株的侵袭,虽然这一变异株免疫逃逸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传播能力大大增强,这对我们国家疫苗接种率的要求,人群免疫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说原来老的毒株,R0值(基本传染数)等于2.5,我们可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群免疫就够了,就可能使 R0值就小于1了,但是现在它的传播能力增加了一倍,即R0值变成5~6。这样的话,人群免疫水平就得相应地提高,我们得需要更高的接种率才能使 RO值变成小于1。
在我们实现高水平免疫覆盖之前,我们要维持现有的防控措施,现在的防控措施都非常有效。但我们早晚也会有一天,拖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也会作出决定来调整现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种核心措施,包括对出入境人员数量的限制、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和和隔离措施。境内发生疫情传播之后,我们防控措施要不要采取这么强,包括大规模的筛查,对社区、城市的严格管控等。但是何时能作调整,现在还没有办法预期。
但对中国来说,最大的难度在于,与其他新冠持续流行的国家相比,我们无法直接感受和评估疫苗覆盖率的提高对疫情的影响。所以,我们国家在作出政策调整时难度更大些,但我们要为那天做准备。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