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张晓山: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张晓山: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 利用经验分析的方法, 从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供需结构入手, 着力分析了各类农产品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 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 减少无效供给, 增加有效供给, 解决主要农产品阶段性和局部性过剩是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其次, 农产品因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收购无...
    时间:2019-01-23

  • 金建方: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创新是推动经济成长的原始动力
    金建方: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创新是推动经济成长的原始动力

    传统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生产决定消费。在工业社会中,这项认知是成立的。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经济学的逻辑关系正在被颠倒。实践告诉我们:消费开始决定生产了!当今中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亟需大规模消费创新活动来拉动经济成长。本文在分析当代经济运行特点后,亦提出如何实行消费创新的相关建议。1、生产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
    时间:2019-01-21

  •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

    乡村振兴为什么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
    从表面看,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脏乱差穷的现状,其背后是,在乡村尤为突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根本矛盾。这种根本矛盾的根源在哪里?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把乡村甩下高速现代化快车的发展速度。
    如何解决矛盾,是又一次速度与模式的艰难选择。所幸的是,今天我们或许可以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纠偏,找到一种最接近正确答案的...
    时间:2019-01-17

  • 共享生态环境大数据
    共享生态环境大数据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类问题涉及领域广泛、过程复杂、驱动因素众多,需要处理海量生态环境数据,这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监测、分析和处理变得十分困难。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解决这类问题有了新方向。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一次重要技术变革,在数据库系统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能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生态环境领域,把分散在不同行业领域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有效集成,...
    时间:2019-01-15

  • 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黄少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实践和梳理重要文件, 把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分为五个不同战略阶段, 分别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粮食产量战略;农业、乡镇企业并举战略;减负增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小城镇战略;“三农”统筹、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战略;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 (“新土改”) 与乡村振兴战略。对40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2019-01-1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总体较低环境代价的现代化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清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规划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1979年2月,我国将每年3月12日确定为植树节,同年开始营造三北防护林。1983年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确...
    时间:2019-01-14

  • 樊凡 刘娟:从围观走向行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研究范式的转型
    樊凡 刘娟:从围观走向行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研究范式的转型

    摘要:文章借用理想类型分析法对农村社会研究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在农村社会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种研究范式,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范式和基于“田野实践”的研究范式,前者由于对学术研究实践品格的轻视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围观”特征,后者由于对学术研究实践品格的重视而追求“行动”。经过对前者的反思,文章认为,对学术研究实践品格的轻视...
    时间:2019-01-13

  • 用艺术点亮乡村
    用艺术点亮乡村

    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开始之前,乡村的历史更悠久,范围更广大。对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来说,乡村是故里、是家园;对出生在城市的人来说,乡村是自然、是桃花源。尽管人口向城市聚集是工业社会的主要趋势,但在审美感知和艺术消费领域,乡村却有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重塑乡村形象,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生活,艺术大有可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
    时间:2019-01-11

  • 河长制背后的“立体治理”学问
    河长制背后的“立体治理”学问

    “‘500万带来5.8个亿’,这个标题吸引人吧?”说到治水,浙江德清县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国松有讲不完的故事。一位企业家想回家乡投资,看到河道里的脏水、垃圾后直摇头;后来,当地投资500万元进行生态河道建设,水系畅通了、生态修复了、水清岸绿了,这位企业家再回来时,当晚就决定投资5.8个亿。
    疏浚生态航道,引来发展之船,治水也能治出“...
    时间:2019-01-11

  •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环境和生态问题,投入力度有增无减。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生态...
    时间: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