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唐代兴:生境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正道——

时间:2014-09-24 12:15:16 作者:唐代兴来源:爱思想


  内容摘要: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上,农业文明将人从动物社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人,因而,为了生存而只能自然力;工业文明却将人从身体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现代智力人,并为更好地生存而开发技术、征服自然和掠夺地球资源,致使人向自然的对立中终结自我而开辟新文明。生态文明即是生境文明,它要将人从欲望中解救出来,使之成为具有整体关联智慧的人。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不是通过保护环境而发展技术、开发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物质幸福论梦想,而是遵循限度生存原理,以重建生境为整体战略,以全面开发人的心商和情商为社会动力,恢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生生能力,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 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

  关键词:生境主义 生境文明 环境的生生能力 限度生存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以历史的眼光看,人类创造文明,始终行进于过程之中:文明在过程中诞生,在过程中展开,在过程中不断生成和鼎新,由此才产生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虽然已被大力倡导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推进,但无论从实践论还是从理论言,对它的探索仅仅才开始。因为时至今日,生态文明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明的奠基认知,却并不明朗,都有必要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予以重新探讨。本文就是这一重新探讨的尝试。

  1、理论·实践·理论:生态文明的最初历程

  "生态文明"一词诞生于1990年。25年后的今天,这个概念在中国社会几乎被家喻户晓。其首功当属理论界:理论界的先行者们翻译、评介、传播西方社会的环保运动、绿色组织,绿党政治,反核运动,反消费主义、女权主义以及未来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哲学、绿色政治学、后现代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智慧,用"生态文明"概念来提炼之,然后加以广泛研究,并努力使之成为一个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和体现国家愿景的政治学术语。检索CNKI数据库,以"生态文明"一语为篇名的文献多达28000条,其书名冠有"生态文明"概念的著作不下百种。

  观览"生态文明"研究,可分前后两个时段,它以2007年为界。比较论之,2007年以前的生态文明研究所借助的主要思想资源,是西方的环保运动、未来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哲学、绿色政治学、后现代主义等,由此形成其研究主要围绕"生态文明"概念定义、性质定位、形态构成等方面展开自由思考,各种有关于生态文明的"蓝图"迭出,但达成普遍共识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图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和清晰的呈现。2007年以后,生态文明研究所凭借的主要资源,是执政党的社会发展纲领和由此而形成的国家政策,所以其研究开始转向政策性的实证研究。

  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十七大报告》,该报告第四部分从"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它是生态文明建设为之实现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PP68-69)概括地讲,建设生态文明,必以"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为主题,以节约资源、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为基本战略,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目标。然而,从2007年到2012年,按照这种思路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其环境状况不是变得更好而是更加恶劣。面对这一日趋恶劣的环境状况,《十大八报告》用第八部分专论"生态文明",并将"大力推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确立下来。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P39)

  建设生态文明,已不单纯是保证"又快又好发展经济"的问题,而是关涉到"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过程"中去,也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3]更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认知态度、改变整个社会的生存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由此,生态文明的问题变得复杂了起来。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要从"加快制度建设"入手?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这两个问题一旦被突显出来,至少说明在国家发展决策层面上,已经充分认识到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制度体系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在事实上存在着对自然规律的违背,对人性的放逐,即现行的制度体系是建立在人性放逐的基础上的;人性放逐又是以不尊重自然、不顺应自然法则、规律为前提的。概言之,生态文明问题,是由环境生态的日益死境化所导出;造成环境生态的日益死境化的强大社会推动力量,却是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所以成为推动环境死境化的社会动力,是因为在工业文明信念武装下的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狂妄地以人的规律取代了自然的规律。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4](P541)人类文明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违背自然规律,必然放逐人性;放逐人性,最终导致征服和掠夺;征服和掠夺所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死亡,最终是人类丧失存在的土壤和生存的根基。所以,"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P251)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所构建起来的现代文明必然要遭遇衰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由于人类贪婪或疏忽,整个空间可能突然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挖得大地满目疮疾。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6](P187)我们今天之所以遭遇来自于地下、地面和天空三维立体污染,遭遇无休止灰霾和酸雨,遭遇不断扩张的土地沙漠化和耕地退化,遭遇无序交替的高温与严寒,遭遇更为令人担忧的北涝南旱的南北气候逆转等等方面的环境恶化,是因为对物质的追逐使我们彻底地放逐了人性,并在人性放逐的过程中傲慢地把自己置于敌对自然的状态。

  唯有沿着这样的认知理路,我们才可真实地理解"《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展理路,其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视野不断扩大,实践认知不断提升,实践要求不断升级,它体现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性、紧迫性和时不我待性,也反衬出了理论对实践的滞后性:理论的价值在于从实践中起步而超越实践的困惑或阻碍,为更好地实践提供认知引导和行动指南。理论滞后实践的现象一旦出现,则必然影响实践的正确展开。从这个角度看,目前业已滞后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要迅速突围其自我滞后状况,获得引导更高水平的实践的功能,则必须正视和解决如下三个根本问题:

  A.生态文明到底是何种性质的文明?

  B.如何来确定生态文明的实践目标?

  C.怎样来开辟生态文明的实践道路?

  2、生境化:生态文明的自身定位

  要明晰生态文明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明。首先需要理解"文明"这个概念。要讨论"文明",总离不开"文化"。在日常运用中,这两个概念往往互用,但二者实际上存在着区别: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进步状态。人类学家泰勒指出,文化是包括了由"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复合体[7](P1)马林诺夫斯基则进一步认为,在更广阔的层面上, 文化这个复合体是由人的行为、社会结构、组织、政治制度和经济思想以及基于人、社会、自然三者而生成的理想和神话构成。[8](P110)钱穆先生则认为文化由人对物(即经济)、人对人(即政治)和心对心(即精神和心灵)三个维度的内容构成。[9](P3)整合论之,文化不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及其自我所凝结成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文化成果,凡是具有引导或激发人健康存在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的,就是文明。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