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冰:中国改革的新支点 古希腊哲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对于踯躅不前的中国改革事业来说,当前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支点。 一 中国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对财税、金融、资源环境、文化、科教卫社会事业、行政、城乡发展、外经各项体制及综合配套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并确立了牵头和负责的相关...
邱道隆:乌坎能否避免政治“小岗村”化 乌坎选举最大的意义在于,那种过去认为只要进行经济改革就能避免社会矛盾,而无需进行政治改革的观念,已经行不通了。 2012年3月3日,乌坎村在进行了几个月的抗争并最终获得高层的认可之后,进行了一人一票、民主、公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而在一个月前的2月2日,乌坎村村民就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村民选举委员会。 鉴于乌坎事件发生在改...
书院简报(第八期) 一、大事记 1、3月19日周鸿陵、斯琴高娃在石家庄拜访《杂文报》资深编辑李确、《燕赵都市报》资深记者胡印斌,一起讨论了治理书院在邢台、保定两地开展基层治理的规划。 2、3月23日周鸿陵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众意见调查部主任冯楚军讨论了启动“基层治理公共论坛”的设计与策划,决定开始筹办这一论坛,论坛将对中国基层治理进行研究、讨论。 二、学友观点 舵爷...
冯兴元:核心经济改革也是政改 “落实新36条会有阻力”——经济学家冯兴元认为核心经济领域的改革就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 2012年,春分已过,却乍暖还寒。过去九年,国家总理温家宝十多次提及政改话题,然而,只听楼板响,未见人下来。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经济改革,回到“国进民退”已经有年,各种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以至于入世十年,中国...
肖国元:中国的改革还能“摸着石头过河”吗? 经历了30多年的跋涉,眼下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一个需要再次做出理性抉择的十字路口。30多年前,我们从农村生产责任制开始,掀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尔后,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从流通到生产,改革逐渐深入,不断扩大。这样一个“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策略,后来被总结为“...
周育仁:宪政主义与台湾民主化 壹、古典民主与经验民主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1942)在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一书中,将民主理论区分为古典民主理论与经验民主理论。古典理论主要论述为:(1)假设全体选民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具有相同社会特质,一致具备民主制度所要求之条件;(2)民主国家公民之政治行为是理性的,...
王占阳:总设计师设计了什么? ——邓小平关于我国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战略构想 邓小平的走向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无疑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他说:“西方国家采取了若干调节政策,一是国家干预的政策,二是西方普遍采取福利主义政策,三是高度重视科技作用,把高科技用于生产。”这使它们“还有发展余地”。但他并不主张走“先资...
张力奋:“中国模式”风光不再 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不过,这次他们试图理解的并不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曲线,而是它的政治轨道:历经三十年的中国改革是否可能偏离正常的轨迹?全国人大多被外界看做是一枚“橡皮图章”。它的观察者未曾预料今年的人代会最终以一场戏剧而落幕——一年后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言论。他指...
萧冬连:中国改革亟需凝聚共识,寻求新突破 摘要:从30年改革的经验看,光有“顶层设计”而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用心良苦的改革难免不被扭曲。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一致认同,就是因为它是大众参与的改革,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也得到了平等的结果。相比较而言,关系工人切身利益的企业改制,工人却是缺席的。没有这样的机制让工人坐在谈判席上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的命运是被决定的。...
李君如:“仇富”、“仇官”不是民主主义体现 ◎网络虽然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所有人表达意见,实际上是向没有其他渠道向上反映问题的人提供的渠道,有渠道的人不会通过网络反映。关于网络民意,我认为需要分析,中国的事情很复杂。 ◎人权属于宪政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比如一样东西变为政策、变为法律是一种落实,然而政策、法律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