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张力奋:“中国模式”风光不再

时间:2012-03-20 21:28:33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3277


 

张力奋:“中国模式”风光不再

 

 

 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不过,这次他们试图理解的并不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曲线,而是它的政治轨道:历经三十年的中国改革是否可能偏离正常的轨迹?全国人大多被外界看做是一枚“橡皮图章”。它的观察者未曾预料今年的人代会最终以一场戏剧而落幕——一年后将卸任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了一番令人震惊的言论。他指出,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次日,薄熙来这位特立独行的中国地方领导人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一职。


  温家宝的表态让外界了解到,在有关中国如何发展转型的问题上,中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他的这番言论还引发了外界对所谓“中国模式”及其优越性的新一轮思考。所谓“中国模式”,其特点在于政治上的威权主义,以及政府在市场及经济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大。


  近年来,由于西方经济体相继爆发危机,中国模式在西方世界也获得了一些认可。对中国模式,有多种称呼,如“威权资本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正越来越多地被看做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治国方式是否是中国的最佳选择?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是其拥抱自由市场和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中国的改革或许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市场资本主义的试验。尽管当下西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情势黯淡,但不应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市场资本主义的确改变了中国。


  此外,西方领导人将“中国模式”视为一个强大的对手——这和他们当年对约瑟夫?斯大林(JosephStalin)领导下苏联经济成就的敬畏之心是相似的。不过,中国领导人对掌管治理中国的难度心里非常明白。在私下场合,他们对现状的坦率和激烈情绪也会令人吃惊。对于这个制度的缺陷,以及一旦“控制室”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何种局面,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的确,中国模式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打造国家冠军企业、兴建基础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经济下滑时作出迅速的反应。然而,这种制度在问责、透明度、民主的代表性以及法治等方面,它是做得很糟糕的。在许多观察家看来,中国近来可以说是向威权主义更近了一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腐败、“寻租”行为、任人唯亲、裙带主义、社会不公、不平等以及社会动荡等问题。


  我曾问过一位中国领导人的高级顾问,中国难道真的没有任何可向西方民主学习的东西吗?在一段令人难堪的沉默之后,他吐出了两个字:“选举”。在中国政界,一种共识似乎正在悄然形成:中国迟早将走上漫长而痛苦的民主化道路,以彻底解决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问题。


  然而,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动荡动摇了中国政府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信心,也使其变得更为低调和封闭。


  当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启用市场力量结束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消费者人群,放松了社会和政治管控。然而近几年,市场力量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倒退,而政府和国有企业正在大踏步发展和壮大。在寻求资本、投资、公平竞争或法律保护方面,中国的国家冠军企业和央企越来越比私营企业享有优势。


  与以往一样,在今年年底中国最高领导层换届之前,将是一段政治紧张期。随着中国模式带来日益增长的财富,中央政府的权力也日益高度集中。目前最紧迫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权力能够经得起问责吗?


  我的担心是,当市场自由收缩时,伴生的政治和社会自由同样也会收缩。中国模式在这方面的记录是糟糕的。眼下市场资本主义正处于低潮,但它依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最佳选择。与自由资本主义共存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若想转型为一个更公平、更自由、更稳定的社会,中国别无选择。中国领导人虽然对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了如指掌,却不知道如何在不失去手中权力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唯一能够聊以自慰的是,在西方国家眼下陷入混乱之际,他们还等得起。


  本文作者是FT中文网总编辑兼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


  译者/何黎
 

来源: FT中文网 | 来源日期:2012-03-20 |  作者:张力奋、译者/何黎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