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温铁军:从农业1.0到农业4.0

时间:2018-06-11 01:16:34 作者:温铁军来源:爱思想阅读:9502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2015年10月29日在密云县北庄镇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辅导报告)

  五中全会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第二个关键词是协调,第三个关键词是绿色,最后一个是共享,这四个词对中国现状是有内在逻辑的;中间还有一个是开放。开放也要包括开放思维。那么,这次五中全会特别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要强调共享共富。

  结合起来看,农村地区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需知:从农业1.0时代到4.0时代,发展的机遇是不同的。

  我们先说绿色和共享。

  各位身处密云县山区北庄镇镇上,对你们来说,什么农业才是新的发展机会?要我说,农业3.0、农业4.0对你们才是机会,农业的1.0和2.0则没你的机会。

  什么叫农业1.0?

  西方人搞殖民化,占领了几块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洲大陆,以及部分非洲大陆,西方人用西方的农业生产模式在这几个大陆(也就是通过殖民占领的大陆)推行大种植园和大农场。所以,农业1.0是殖民化的结果,发展出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农场。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生产原材料,所以,可以叫做农业一产化的规模经济,以推行大农场为主。中国很多学农的人在教科书上学到的都是要推行规模经济,集约化大生产。错了,那个模式只能在殖民地条件下才有。

  比如大家学美国农业,你们知道不知道美国的原住民占美国现在3亿多人口的百分之多少?恐怕没人知道,因为我们的教科书刻意忽略了这些重要的数据。美国的原住民现在只剩下2%。在哪儿呢?在亚利桑那沙漠地带的保留区里。原住民没有权益,所以美国的大农场全部是由外来的白人当农场主,所以他叫farmer。你们是什么?你们跟我一样都叫做亚洲原住民,我们原住民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多少?100%。你想学美国吗?先把原住民减到2%,就搞得了美国的大农场。这个道理很简单。可能你们现在还未必能马上转过弯来,我们是原住民,我们没有被外来殖民者消灭到只剩下2%。

  在亚洲的原住民大陆上,找不到大农场国家。

  印度也是原住民,小农,有点地主而已。

  日本是单一大和民族的原住民,日本到现在为止高度现代化、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但日本还是小农经济,平均小农规模2公顷到3公顷,就是“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当然,日本犁地不是用牛,是拖拉机,但日本还是小农经济。

  韩国,包括中国台湾,都比我们现在的现代化程度高,请问他们有大农业吗?

  越南有大农业吗?

  凡是原住民国家,几乎都找不到我们脑子里想的那个农业1.0版的大农业。

  实际上,大农场只在殖民地条件下才有。

  这个道理本来是常识。

  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学殖民化的大农场,好了,我告诉你亚洲只有一个岛屿国家有大农场,就是被西方人殖民化长达400年的菲律宾。但是如果你到菲律宾去考察,你会发现菲律宾的大农场没有哪个农场主是菲律宾的原住民,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是西方人。为什么?因为殖民地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殖民地的总督是由欧洲派来的,他只向外来殖民者发土地证,原住民不被承认为人类。

  所以,别指望着在中国这种原住民国家推行农业1.0版的大规模集约化农业,做不到。

  所以,农业1.0对密云县要我说就彻底别想,要放弃那个想象。无论谁来,给你们讲说我要弄多少地,我要搞什么大规模的建设,千万别信这套,搞不得;搞了,一定是矛盾重重。

  那么农业2.0是什么?我们地处山区,2.0版的农业跟我们有关吗?

  可能有关,但是对不起,这个机遇也不是我们的。

  2.0版农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工业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叫做设施化农业、工厂化农业。中国现在则是农业产业化,要在规模化和集约经营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形成农业的收益。我看,二产化的农业应该叫农业2.0。这不仅在大多数国家都属于亏损的;并且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在日本,二产化农业因严重污染,造成对资源环境的严重破坏,因而正处在退出阶段。中国现在强调的农业产业化,很大部分的内容是指农业二产化,拉长产业链,可能产生一些收益,但即使在美国,这个收益能留在农民手里的一般不到10%。在中国,农业产业链中农民得到的收益恐怕8%都达不到。

  所以,二产化农业对我们来说,也仍然值得掂量掂量,特别是在山区。

  那我们现在的条件适合什么?

  作为山区的地方政府,无论是镇一级的官员,还是村一级的干部,我们要考虑的恰恰是三产化,就是农业3.0;和进一步的农业4.0。

  农业3.0是什么呢?其实无外乎就是把农业和第三产业结合。

  第三产业包括什么?首先是景观。不要轻易地破坏我们的山区景观,要保持山清水秀,就有了发展景观农业的条件。

  说到这儿,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是满世界跑做农业调查的人。有一次,我在意大利,住在一个小农场里,农场有夫妇两人。头一天,刚一见面就看这个男主人在那儿唠叨。因为男主人说的是意大利语,女主人能讲英语,我就问女主人,怎么回事?她就给我解释,说他们家有半公顷的葡萄老了,她想把葡萄砍了种樱桃,说你们中国人喜欢吃樱桃,我们将来说不定能给你们出口,说另外你们喜欢樱桃木地板,我这樱桃果卖不了多少钱,但我这树长大了还能给你们卖樱桃木。当然,这也是半开玩笑说的。女主人想调整结构,就像我们现在提倡的,得调整结构,得集约化,得成片种植,但是他们却被意大利地方政府的法律禁止。为什么?政府说你们就得插着花种,种点小麦,种点牧草,种点葡萄,种点橄榄,种点花,种点果,为啥呢?这叫做景观农业。地方政府说,得从大局出发,那些城里人来了他不得看我这儿四季有景啊?只有插花种植,才能四季都有景观,如果你改成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我这只有一季的景,另外三季游客不来了,我就没收入。

  所以,什么叫做景观农业?农业3.0首先就是山区景观不要破坏。

  假如你们把路两边的多元化的树木植被全砍了搞成统一绿化,如果再统一规划乡村建筑都变成了现代化农宅,一排房子全一个样,走进一个镇,哪个村都一个样,城里人还来吗?没景观了。

  所以,景观农业一定要和各地自然资源条件高度结合。这就意味着你把自然资源变成了景观农业资产。自然资源多大啊。大家一定想清楚,不要被那些外来资本把我们的景观破坏,尤其不要想着还可以搞农业2.0,或者农业1.0,不对。你们现在的条件最合适的应该是农业3.0,而农业3.0的第一条,就是自然资源条件跟景观农业密切结合。

  浙江有一个县叫安吉县,安吉县的县委书记很聪明,他说我是山区,GDP肯定不能跟人家比,那还能比什么?比资源环境,比景观条件。就要求到这儿来修路,不能修直,他这个政策跟意大利是一样的,你只有让车绕着弯开,山区啊,你别把路裁弯取直,就不搞那种大宽马路,你才能让这些开车的人走到那些景观比较好的地方。给他留一个小停车场让他照相,他在这儿滞留的时间越长,他就得在这儿吃饭,对不对?如果在这儿吃饭就变成农家乐了,如果在这儿住宿呢,那你就要有住宿费了,那就可以实现成倍地增加消费的愿望。如果我们搞工业化,那你就要把道路裁弯取直,让他一下过去,还会有消费吗?

  这次五中全会讲消费拉动,我们怎么才能增加消费呢?山区农村自己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得靠外来的人消费。人家来消费我们的景观。如果景观被破坏了,资源被破坏了,就没有外来人口到这来消费的可能。

  所以提醒各位村官,各位镇官,切不可为了追求招商引资让他们把我们的最美的景观占有了,那我们就完了,根本没法共享了,这个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接着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有人气。

  为什么要有人气呢?因为景观好了,下一步就是休闲旅游农业潜力是非常大的。一直以来,都有意大利的农业旅游协会跟我们联系,说在中国能不能找到农业休闲旅游的点,我们组织欧洲游客来,因为欧洲游客已经把欧洲的休闲旅游农业消费够了,他们非常想到亚洲来,特别是到中国来看看有没有对接欧洲休闲旅游的点。这需要什么?需要我们保留乡土文化。人家来了以后,如果没有乡土的建筑艺术,没有你们的传统文化,人怎么能待得住呢?人家来就是要找密云山区有什么特点,你的乡土社会文化,为啥平原地区庙门一律朝南,而山区这个庙朝北?你总得有点能跟人家讲的故事,得有题材。啥叫休闲旅游农业?你现在拿什么去把城里人给吸引来?没人气,就没消费,我们是不可能靠北庄镇自己这点人口来增加消费拉动增长的,那个梦是做不得的。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