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04 17:01:53 作者:杨开忠来源:北京日报阅读:5714
乡村振兴无疑要落脚在地域空间上。但具体落脚到哪儿?也就是说,乡村振兴的地域依托是什么?对此,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和行动倾向。
两种倾向都是有害的
一种倾向是就乡村论乡村,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乡村从城乡地域分工体系中割裂开来,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乡村振兴。这种倾向既忽视了城镇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城镇在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忽视了乡村振兴是点线面空间结构再建的有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乡镇村庄会更加壮大,有的则会收缩甚至消亡。因而,这种倾向是要不得的,是必须坚决克服的。
另一种倾向是片面强调乡村振兴要以城、镇为依托,片面强调城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乡村,忽视了逆城镇化。城镇是城乡区域发展的中心,乡村振兴无疑要发挥这个中心的作用,但庄稼不能长在建成区,农村生态功能更是不可替代的,人口不仅不可能全部城镇化,而且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后还会内在地出现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因此,农村和逆城镇化是不可忽视的,片面强调以城镇为地域依托振兴乡村的倾向,是违背乡村振兴初衷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都市圈成为主要地域依托的原因
我认为,乡村振兴要以人为中心,基本上要落脚在“都市圈”,都市圈是乡村振兴最主要的地域依托。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都市圈是乡村振兴最有利的地域空间。都市圈本质上是一个日常通勤生活圈,是以空间上不可或难以转移的地方要素和不可贸易品城乡统一市场为基础的。在这里,城市生活是乡村的,乡村生活也是城市的,乡村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和抓住发展机会,分享城镇集聚经济优势,降低对外交流成本,彰显自身特色。具体来讲:都市圈有利于乡村与城市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互联互通,有效整合整个城市的资源和市场,形成发展优势,实现乡村发展目标;有利于乡村与城市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互联互通,有效分享和利用城市生产、供应和价值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乡村居民更好分享城市的就业创业机会、个人消费服务和公共服务,有效满足居民高质量、多样化的需要;有利于增强乡村居民在城乡之间选择工作、居住、游憩、通勤的自由度;有利于乡村引进城市观念、技能和人才,增强乡村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第二,从国际经验来看,正因为都市圈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主要就是落脚到都市圈,乡村人口主要集聚在都市圈。例如,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美国政府1910年正式提出大都市圈,2003年又进一步提出小都市圈。据美国预算管理办公室统计,2010年全美共有大都市圈569个,人口约占全美人口的82.3%;小都市圈536个,人口约占全美人口的13%;大小都市圈人口估计占全美人口的95%以上。考虑到美国还有大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独立小微城市,我们不难知道美国绝大多数乡村人口都生活在都市圈。美国尽管是个农村十分发达的国家,但真正生活在都市圈之外的乡村人口估计不足全美人口的0.8%。
第三,从我国国情来看,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中国乡村振兴落脚地必将较美国更大程度地落脚于都市圈。一是中国人口密度较高。我国国土面积略大于美国,人口和人口密度是美国的4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城镇个数、分布均衡程度、平均规模最终要比美国大,更加有利于城乡本地化融合,都市圈将更加广布;二是小农户经营。美国地广人稀,农业基本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率高。与此不同,我国小农户经营突出,在全部经营中占比70%以上。小户经营缺乏内部规模经济,要获取竞争力,在竞争中发展,更需要充分分享利用城镇外部经济性。事实上,作为乡村振兴的最重要地域依托已成方兴未艾的趋势。最近,我在北京、甘肃甘谷县、河南兰考县、林州市进行了一些调研,发现作为一种趋势,不论中心城市大小,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间职住分离,特别是住在村里、工作在城镇里的情况已比较普遍;二是返乡创业者尽管落脚地是多样化的,但回到原来村较少,更多的是家乡村所在都市圈的县城、中心镇。
建立健全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怎样以都市圈为地域依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这个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总的来讲,要打破乡村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从都市圈的高度进行谋划和推行,建立健全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五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全面树立都市圈的理念;二是着力建立健全都市圈房地产和就业统一市场;三是按都市圈统筹个人消费和公共服务空间布局;四是把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与都市圈结合起来;五是打造高效通勤的交通系统。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