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9 20:46:28 作者:徐勇来源:爱思想阅读:9345
三是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更为丰富。在物质匮乏时期,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简单。随着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多,更为丰富。当今的农村人口质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就是义务教育普及使得农村人口有了相当程度的知识水平,全球化使得农村成为“全球村”,农村进入信息社会,农村人口的视野前所未有地开阔,其文化生活需要迅速地丰富。根据一份调查,农村文化生活需求居首位的是建公园或广场。其重要原因是城市流行的广场舞已迅速向乡村蔓延。
应该看到,在相当长时间里,城乡差别还会存在,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努力的战略目标和系统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文化振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求,为人们愿意在乡村劳作和生活提供意义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可以稳住人心、稳住人口,使得农村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为乡村振兴创造主体条件。近年来,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由城市到农村,重要因素之一是农村更有集体喜庆的“年味”和群体性记忆的“乡愁”。这说明,在城乡差别长期存在的当下,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缓解甚至化解因为物质条件差别造成的乡村生活的意义感、幸福感、快乐感的缺失问题。
二、以文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解决农村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需要推进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其核心是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健全的供给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注重文化供给的可接受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文化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供给主体的一主多元
文化供给主体是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的人或者机构。文化供给侧改革要适应农村人口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多元配合的有效供给体系。
在传统社会,乡村文化供给者和文化消费者是基本同体的,乡村自我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自娱自乐。民间艺人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但生活在乡土社会之中,属于草根艺人。进入20世纪,政府成为文化供给主体,在政府部门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既是文化管理部门,又是文化产品提供部门。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以来,文化产业兴起,并成为文化产品的重要提供者。
在多元的文化供给体系中,政府是主导力量。现阶段的文化供给主要是公共文化,这首先在于随着农村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和文化需求愈来愈超越狭隘的私人性和地域性,其公共性愈来愈强。同时,只有通过公共文化建设,才能将人们从狭隘的私人性和地域性中解放出来,促进公共性的生长。如文化场馆、集体性的文化活动,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又能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被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其次,在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多地集中于城市,农村人口相对短缺。近年来,中央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应该包括基本文化公共服务。只有政府才能满足农村人口公共文化的需求。再次,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政府为主导的供给能够充分体现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现阶段,在农村精神文化领域,政府供给在许多地方还处于缺位状态。如类似于城市图书馆的“农家书屋”尚存在不少空白地带。
在政府主导下,也要发挥农民的自我供给和市场供给的积极作用。文化消费与一般物质消费有所不同。其最终目的是消费者精神愉悦。这种愉悦不仅仅在于获得产品,还在于直接参与。农民是消费主体,同样是生产主体。作为消费主体最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希望通过直接参与其中获得创造性乐趣。当下,许多农村人口之所以走出家门参与公共性的文化活动,不再只是守着电视机,就在于电视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主体性和参与性,难以享受主体参与的乐趣。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前途无量。文化产业的重要特点是以市场为纽带,对文化需求的信号捕捉最敏感。社会愈进步,人们的文化需求愈丰富,变化愈快。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促使其迅速了解和把握需求,及时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但文化产业的供给需要相应规模。如何发展适应于农村特点的文化产业,还需要引导和支持。
(二)文化供给内容的多层次性
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的是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和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文化无优劣,文明有高低。文化中体现着文明进步的成分,有“文野之分”。文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升。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文化也相对贫乏,更多的是与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相一致的文化需要,即“俗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需求空前活跃和旺盛,但较为流行的还是“俗文化”,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步。吃饭已上了层次,不仅是吃饱,还要吃好,但在文化方面还处于吃饱阶段,甚至饥不择食。相当数量的文化供给是弱智的,甚至是反智的。如抗日神剧,满足了人们一种情感需求,但造成的是智力低下。
现阶段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加强优质的文化产品供给,促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甚至优先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文明层次。中国素有“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优良传统,即使是农民自我供给的乡村文化,其中也蕴含着能够促使农业文明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富使人羡慕,贵才使人尊重。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不如人意,但长期历史形成的重文传统得以保留下来,物质的不充裕并不妨碍其成为“精神贵族”。正是这种高贵的文化品质使其处变不惊,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赵本山小品在国内很火,但在外国冷落,就是其文明格调不高,触及了对残疾人尊重的文明底线。过往,城市人不尊重甚至歧视乡下人,其重要原因是乡下人缺知识,少文化,文明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文化振兴,让农民不仅富起来,更要贵起来。而要让城里人看得起,农村人首先要提升自己,让自己看得起。
文化生活需要是多层次的。在高层次文化之下,还要大量亚文化。这种文化形态被称之为具有地域性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民间文化、乡土文化等,其重要特点是地域性、民间性、通俗性、草根性强,人们喜闻乐见。在传统社会,民间文化广受欢迎,如说书等。这种文化花费不大,但因为扎根生活,容易接受,影响广泛。民间文化尽管提供主体在民间,但也可以传播与主流意识相一致的文化信息。如传统社会大量的说书传播的是忠孝礼义等,只是以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播和表达。
(三)文化供给方式的可接受性
文化供给最终需要为消费者所接受。文化供给侧改革要改变传统单向的供给方式,必须注重消费者的接受性,使文化产品和活动能够为民众所接受,发挥最大效益。
一是从可接受性出发。过往的文化供给,特别是政府提供的文化,更多是单向度的提供,不关心消费者是否需求,能否接受。如建立乡村图书室,摆放的图书不是农民爱看和能看的,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农村电影“2131工程”在许多地方放的是老电影,放电影的比看电影的还多。
二是可选择性。在文化需求匮乏时期,文化供给方式单一,人们只是被动接受。“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反复演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需求愈益丰富,文化供给方式要注意主动选择性。如一些地方实行“超市化供给、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总有一款能够满足。
三是精准性。在文化匮乏时期,文化供给更多的是大众性文化,属于文化“大锅饭”。随着社会发展,小众文化需求愈益增多。文化供给方式需要瞄准供给对象,以合适的方式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如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是大趋势,老年人行动不方便,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产品。现阶段,通过低保等方式,农村老年人口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但特别缺乏适合农村老年人口的文化产品供给。
四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大趋势。文化供给方式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采用“互联网+文化供给”可以产生文化供给的倍加效应。如微信现在已在农村广泛流行,但尚缺乏运用微信的方式提供适合农村人口需求的文化产品。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