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季中扬 张娜:手工艺的“在地同业”与“在外同行”

时间:2020-07-22 08:09:20 作者:季中扬 张娜来源:《开放时代》2020年第4期阅读:10515


  二、“在地”与“在外”:手工艺同乡同业历史现象的互动发展模式

  传统手工艺的“在地同业”意味着其具有突出的“在地性”。所谓“在地性”,也就是说它不是外来的,而是内生的,它根植于“乡土空间”,依赖乡土社会的自然环境,遵从乡土社会逻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似乎在指涉一种封闭性,其实不然。在乡土社会中,社会空间本身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封闭、隔离。刘永华指出,15世纪中叶以来,越来越多的乡民或为了商业利润,或为了养家糊口,纷纷离开熟悉的故土,远走他乡,一些外出做小买卖的乡民,活动半径居然达到两百多华里。19诸多案例表明,传统手工艺在乡村聚集发展并非仅仅是地方的,还蕴含着“外向”的动力,呈现为“在地”与“在外”的互动性。下面将以福建连城四堡雕版印刷为个案详细讨论这种互动发展模式。

  据《范阳邹氏族谱》所言,四堡雕版印刷业始于清代初期,康熙年间蓬勃兴起,仅邹氏就创办大书坊十多家20,这些书坊基本上都是家族经营,已然呈现“在地同业”现象。“在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坊刻盛极,印坊栉次鳞比,印版汗牛充栋,从事雕版印书的男女老少不下1200 人,约占当时人口的 60%”。21可谓“家家有藏版,人人会刻书”。22四堡雕版印刷业“在地同业”的规模何以达到这么大呢?很显然,地方的需求是无法拉动这么大的生产规模的。其关键在于,四堡雕版印刷业并非仅仅供应地方市场,事实上,他们不断开拓周边市场,乃至全国市场,不仅在乡村以“行商”的方式建立销售网络,还在城市设立书铺。诚如清代杨澜在《临汀汇考》中所言:“城市有店,乡以肩担”。23谢江飞认为,四堡有三种主要销售方式:一是在周边地区和大中城市设立固定书肆专卖,据统计,书肆遍及全国50多个地区和城市;二是肩担手拎,走街串巷,上门服务,流动出售;三是设立书市。24所谓书市,就是乡村集镇在特定日期设立卖书的专门市场,方便各地下游书商前来订货。据包筠雅 (Cynthia Joanne Brokaw) 研究,每年元宵节前后书坊在四堡举办书市,来自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的书商齐聚四堡进货。25通过在外地设立书铺,委托族人前去经营,四堡书商的足迹遍布全国,从南边的闽、赣、粤、滇、贵,到北边的浙、苏、湖、鄂等,大大小小的城市乡镇都是其经营范围。可见,“小地方”的发展与“大世界”紧密相连,其开放性的经营网络体系折射出乡土社会的“流动性”。耐人寻味的是,外面的“大世界”反而是以“小地方”为中心的。一般而言,外地的书肆或者说分店是不允许私自刻书的,而要听从四堡号令,书籍需要从四堡本地印刷后再发放到各地书肆去销售,这也就是说,全国的销售网络都是以四堡为中心辐射开来的。

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这种在地生产聚集与在外商业活动互动发展的情况并非个案。诸如杨家埠年画、宣纸、徽墨,情况大抵也都如此。考察其在外的商业活动,可以发现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充分利用乡土社会关系网络,从业者基本上都是同乡、同族之人。在四堡印刷业鼎盛时期,男孩往往很小就跟随父亲、兄长、叔父外出行商贩书,耳濡目染与家人的传、帮、带,使其入行比外人容易很多,这就间接地排斥了外人入行。其二,经年累积,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进而在市场上处于优势或垄断地位。郑莉、吴重庆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同乡同业”。郑莉提出,所谓“同乡同业”,是指“在城市工商业经济中,来自同一地区的人群经营相同的行业,(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利用同乡或同族关系建立商业网络,实现对市场和资源的垄断与控制”。26吴重庆认为,“同乡同业”这个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经济活动与特定社会网络之间的相互嵌入关系”,但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同乡同业”的现象并不尽同,他基于对孙村“打金业”的研究发现,孙村“同乡同业”者既没有垄断市场,也没有依靠同乡网络在城市里控制生产资源。27四堡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诚如吴重庆所言,手工艺的“同乡同业”者大多是一些个体户、小业主,他们在城市里开展的经营活动,仅仅依托于各自的微型亲缘网络,很难垄断市场;另一方面,他们的生产工具、劳动力、技术、款式、信息等都来自乡村,也不需要控制生产资源。

  传统手工艺的“在外同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地同业”的延伸。一方面,“在外同行”要借助既有的乡土社会关系链条开拓在外的商业市场,从根源上来看未曾脱离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与运作逻辑,而是乡土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市场化。在四堡,前辈提携后进是族人责无旁贷的义务,而且,四堡书商在贩书过程中,如果自己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就必须把有关信息通报同族商人,以免被其他商帮夺走市场。28另一方面,“在外同行”的发展往往受制于“在地同业”。不仅产品、人力、资本要受制于生产基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地”与“在外”之间往往有着一直潜在的主从关系。如四堡在外的书商,未经特许是不可以私自刻印的,其人员大都是由在地的作坊派出。就此而言,在外的销售体系不过是“前店后院”的“前店”而已,只是在空间上远离了“后院”,但并未改变与“后院”之间的主从关系。由此可见,传统手工艺的“在外同行”与郑莉所谓的“同乡同业”不同,它不仅离不开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甚至并未真正脱离“乡土空间”,而是立足“小地方”,朝向“大世界”拓展。

  传统手工艺的“在地同业”与“在外同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向外拓展是产业发展追求扩大市场的必然要求,手工艺“在地同业”必然会形成“外溢性”,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助于把握市场信息动态,扩大客源,带来订单,提升声誉,而且商业上的获益又可以反哺、回馈乡村,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在地同业”规模的壮大,内部竞争可以推动生产技艺不断革新,提升“地方品牌”影响力,助力在外的商业发展。应该说,“在外同行”依托生产基地不仅体现在需要其人力、资本、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离不开长期积累而造就的“地方品牌”。历史形成的手工艺“地方品牌”是地方共享的社会资本,有了这个社会资本,同乡之人即使关系淡漠,也可能形成“在外同行”的现象。比如南京禄口人,相互之间少有帮带关系,但外出打工者80%以上都从事皮草行业,据说主要原因是“禄口皮草”声名在外,皮草行业的企业主都会优先录用禄口人。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多来自悠久的技艺传统、优质材料、知名艺人等一系列因素的合力,而这种合力往往离不开特定的“乡土空间”,且需要一代代经年积累,因为,在乡土社会中,品牌、声誉都只能来自口耳相传,没有稳定的空间与持续的时间,是很难造就的。

  三、“特色小镇”:手工艺“在地同业”的当代新面目

  在现代社会,机械化的大工业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传统手工艺的衰落、消亡似乎难以避免。在历史洪流之中,诸多手工艺的“在地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消失了,如桃花坞年画、福建连城四堡雕版印刷等;有的失去了“在地同业”,变成了单纯的“在外同行”,虽然手艺人遍布世界各地,但同乡关系淡漠,如南京的禄口皮草制作29;还有的利用传统手工艺“在地同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如山东潍坊杨家埠、重庆安陶小镇。难道传统手工艺及其“在地同业”现象已经走向了“终结”?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手工艺仍然有其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一方面,面对同质化的机器产品,人们越来越需要具有地方或个人特色的手工制作。另一方面,人们需要手工技艺本身。森尼特(Sennett)认为,手工艺可以获得“人类无法用语言能力表达的技巧和知识范畴”。30诚然,手工艺是经年累月长期实践获得的技能,进而逐渐内化为认知,这种知识无法间接获得。很显然,这种知识与经验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事实上,上海大街小巷的陶吧店已经见证了当代人对手工艺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不仅手工艺本身没有“终结”,并且手工艺在地聚集发展模式也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另一种面目与方式重新“落地”。那么,在当代社会,手工艺又是如何在地聚集发展的呢?

  当代手工艺的“在地同业”往往基于地方政府规划、设计出来的传统手工艺“特色小镇”。历史上,也有一些“在地同业”是政府行政力量主导的结果,如南京江宁区的窦村石刻,就源自明初征调全国石匠入京而形成的“石匠村”。31与明清时期民营手工艺的“在地同业”大多是自然形成的不同,当代诸多民营手工艺在地聚集多是倚赖政府的主导。当然,这种在地聚集发展也并非空地起楼阁,而往往离不开地方的手工艺传统。换句话说,当代手工艺在地聚集现象具有一定的“根植性”(embeddedness)。“根植性”是一个经济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活动依赖于资源、文化、知识、制度、地理区位等要素的本地化,而产业集聚需要以具体的地域空间为基础,根植于社会经济环境中,即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基础、社会关系、制度结构当中。32也就是说,产业集聚离不开本地的初始条件、历史因素和社会资本。33在某种程度上,传统与现代之间“聚集”现象的重要连接点即体现在“根植性”上,长久积累的技艺传统、社会关系、风土人情等造就了地方的“特点”,为发展具有“地方性”的手工艺提供了重要的产业集聚条件。比如,苏州镇湖绣品街。历史上,镇湖地区就是绣娘聚集地。20世纪90年代,一些绣娘走出家庭作坊,到镇上开店经营绣品。1998年,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基于当地的刺绣手工艺传统,规划了绣品一条街,出台优惠用房、减税等政策吸引从业者,并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刺绣市场规范,营造外部环境,培养绣娘人才等一系列手段,引导苏绣产业集群发展。二十余年后的今天,镇湖绣品街已有绣庄、绣坊等各类商户45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绣庄超过100家,形成了包含设计、生产、销售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据镇湖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镇湖街道从事刺绣生产人员约为3000人,苏绣经营人员约为4000人,其他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2000人,约占街道总人口的67%。34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种基于地方特色的手工艺传统,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之下,逐渐形成在地聚集发展,是当代手工艺“在地同业”较为普遍的模式,诸如江苏的东海水晶、浙江的东阳木雕,大抵如此。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