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赵旭东:乡土如何触碰旅游——一种文化转型视角下乡村振兴人类学的新发展

时间:2020-10-24 21:38:49 作者:赵旭东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凯里)2020年第1期阅读:13097


  在这里,最为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新时代基于频繁交流的社会触碰,已经是大为不同于传统时代的社会融合。此种触碰必然是敏感地觉知到对方的存在,是突然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性的一种感通或感悟,由此而激发出人们去不断去做出新的行动的动机和热情,塑造出来一种新的行动性力量,并对自身的文化拥有一种高度自觉和敏锐。相比较而言,传统的社会融合,其所强调的是一种中心和边缘,或者上下之间的关系,这相对而言是一种权力不平衡的关系,借助于这种不平衡,而最终实现了一种中心对于边缘,上对于下的一种社会融合,由此而用权力的支配来消除彼此之间的差异,弥合相互之间的分化。对于现代互联网存在的世界而言,这种社会整合的机制很显然已经是不再可能单一性地发挥其作用,而是转而在日益地被实时密集交流的各种形式的触碰所取代,乡土触碰到了旅游(或者反过来也是一样,旅游触碰到乡土),便是其中一例。

  在一定意义上,触碰也可以造就出一种新鲜感,并借助于彼此的触碰而去不断地要求保持和发挥这种新鲜感,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这种新鲜感往往是社会与文化创新的动力来源。可以去设想一下,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如果没能有1978年所开启的改革开放,没有因此对于西方,特别是欧美发达世界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新鲜事物的全面了解,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之后的40余年的动力又从何处而来呢?

  一般而言,极为熟识的两个事物之间很难会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触碰,此时感知的阈限升高到了无法真正实现觉知到彼此存在的境地。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其基调是要求一种与时俱进的,也就是要在不断地改变之中去寻求一种标新立异的发展,是全方位的新鲜感在推动着一种陈旧脱胎换骨一般地激发出一种自我革新的行动力,而走入乡村、触碰乡村的乡土旅游,在这个意义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乡村乡镇企业大发展带动着乡村社会文化转型之后的又一次极具新鲜感的新转型,这种转型将把中国乡村带入一个基于“绿水青山”新价值理念的新生活方式之中去。

  或许,理想的“绿水青山”应该是这样的:乡村之人仍旧居住在他们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上,那将是他们永久的家园,他们时空的核心仍旧是一种“耕者有其田”的自食其力,在乡村时空的剩余之中,他们可以有余力地分配注意力和收入经济转向于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非农行业的发展,他们借此可以使得自己的生活不仅富足而且丰富多彩。他们因此也无须专门跑到城市之中去辛苦的打工,他们依赖土地生活的空余便可为自己寻求到一份相对闲适的收入来源,在这方面,社会的新组织以及文化的新价值的引导,对于乡村生活的新改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后工业时代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日益可以普惠到乡村基层社会之时,乡村与城市交互作用、互为依赖的新社会理念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念的自觉将会是未来文化转型的一种必然方向之所指。

  因此,在这里所说的旅游触碰乡土的“触碰”必然是一种乡村之人去看城市络绎不绝而来的旅游者们的新鲜感和创造性产生的来源之所,只有通过这种城乡之间的直接触碰,只有这种触碰的原理基于城乡之摆的摆动而发挥出一种接触的效应,城和乡、新和旧、钢筋水泥和青山绿水之间才能发生一种新的交叉,创造和转化出来一种新鲜感,乡土和旅游这两个社会文化的要素才能有所沟通以及各自都有所创造性的转化。

  在此意义上,触碰必然是一种可交换发生的前提,没有发生一种触碰的人群交换,它一定是不可能真正发生的,这里对于触碰的理解,一定不要局限在一种身体或客体之间的那种触碰,它也还可以是虚拟的,信息意义上的,可以是一种眼神、目光以及意义的触碰,其间交流的是彼此之间文化意义的获取和体会,而这可能就是乡土去触碰旅游,或旅游去触碰乡土所带来的一种乡土社会的文化转型的真正动力源泉之所在。

  ①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开篇的一段话是对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总体性判断:“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2018年,第1页。

  ②费孝通在《乡土重建》一书中专门提到了“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平”这个话题,这个话题种在乡村的农工相辅的混合性的乡土重建,他为此打了一个比方,用它研究的江村作为范例:“假如江村的农民都是自耕农,他们单靠现有的土地也足以达到‘不饥不寒’的水准了。六一·六蒲式耳米等值的收获可以经常支出二0·三蒲式耳的吃米,二0·三蒲式耳米等值的农业投资。另外还有十二·九蒲式耳米作其他特殊费用的准备——这正是我所说的‘小康水准’。”参见费孝通:《乡土重建》,观察社出版,1948年,第81页。

  ③人类学中有关社会结构动态平衡的钟摆模式最为著名者便是利奇有关上缅甸高地的克钦人政治模式的钟摆模式。关于这一点可参阅:Edmund Leach,1954,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Boston:Beacon Press.同时也可参阅赵旭东的“动态平衡中的社会变迁——利奇著《上缅甸高原的政治制度》评述”,《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第90-95页。

  参考文献:

  [1]杨美惠.传统、旅行的人类学与中国的现代性话语[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0-42.

  [2]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册)[M].钱乘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3]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