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5 21:38:40 作者:刘年艳来源:爱思想阅读:13034
摘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笔者从创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乡村建设在双循环中的循环路径、循环载体、循环内容、循环动力;分析了发展要素、产品供求、制度供给在城乡、区域、国际间的互动发展。笔者认为,在加快推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乡村建设的战略机遇主要体现在推动发展创新、构建支撑体系、创造新供给与新需求、培育发展新能力、创造发展新优势、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几个方面。
一、推动发展创新
未来乡村发展的新格局,需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其一,以建立文明美丽富裕社会主义新乡村为总揽;其二,实现乡村发展由传统自然村庄形态向现代乡村社区发展的形态转型;其三,顺应我国自然村庄变迁趋势,构建起以人为本,体现区域化特色,发挥现代乡村服务功能的乡村空间布局。其四,构建科学与合理的新乡村关系。
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实践创新,要体现党对农村的全面领导。“五位一体”乡村建设的根基是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乡村善治体系,物质基础是新集体经济建设。壮大与发展乡村新集体经济,需要加快推进路径创新:一是探索村党支部与新集体经济两者结合的有效形式,发挥好党支部对村新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与监督作用的同时,创新服务方式促进新集体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推进乡村新资源如生态、文化等乡村居民共有资源的评估,制定有关法律将乡村居民共同性的新资源性资产纳入新集体经济管理范畴,推进新集体资源产业化创新。三是探索在“三权分置”制度下,集体经济价值及功能发挥的实现路径,确保与发挥好集体经济的统的职能。四是探索乡村集体经济多次分配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建设机制,使乡村新集体经济成为乡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五是利用集体性质的乡村资源创建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六是乡村集体经济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创新,组织农民、服务、农民教育农民的产业载体,成为农民创新创业的平台与致富的渠道,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路经。
乡村发展形态由乡村主体、乡村服务、乡村功能构成。由传统自然形态向未来现代乡村形态的发展转型,需要实现三个创新:首先,发展主体创新。传统农村发展主体是单一的传统的社会性农民。新主体的发展需要推动由传统社会性农民主体向产业“新农人”群体转型。未来乡村发展将呈现在党的领导下,新农人、乡村“二性”组织、乡村自治组织等多元新主体有机结合,共同支撑乡村发展的态势。其次,乡村服务创新。传统农村是为传统农民生产与居住服务。新乡村服务要体现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与为社会提供综合服务相结合,以产业形式承载服务内容,实现服务的产品化。第三,乡村功能创新。传统农村发挥的是为农民生存服务的单一功能。未来乡村,将以乡村社区为发展形态,发挥生态、文化传承、乡村产品供给及国民经济的宏观市场创新的综合性的多元功能。乡村社区现代治理成为全社会现代治理体系的基础。
未来乡村空间布局,要实现四个结合:一是与现代乡村社区化建相结合;二是与乡村社区发展所需要的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相结合;三是与乡村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相结合;四是与建设乡村精神,塑造乡村发展灵魂相结合。从整体来看,新乡村发展由新型特色小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特色村庄形成的乡村中心、新型产业农民为主体的新农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及乡村新基础设施构成现代乡村发展的支撑体系。新乡村发展,要顺应传统自然村庄的变迁趋势,依托特色小镇、特色村庄,加快培育乡村活力,孵化乡村新增长点,构建起乡村中心并特色小镇带特色村庄乡村发展的新格局,形成乡村整体发展态势。
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关系,在于以乡村精神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精神的本质是回归乡村,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传承功能,实现超越当代,面向未来的乡村价值再造。构建新乡村关系,需要做好三个跳出:跳出传统农业创办乡村新型产业;跳出传统农村,创办乡村新型社区;跳出传统农民,发展产业型新农人。需要构造五大新关系:一是新城乡关系。以推进区域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城乡融合创新,创建“共建、共享、共治”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功能分工协调、共同构成区域发展支撑力量的新城乡关系。二是新工农关系。以乡村产业创新促进工农产业融合。推动传统工农产业形态向乡村产业形态,单一产业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转型,构建产业融合、相互协调、互为市场、共同发展的工农关系。三是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的新关系。需要加快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传统产业功能向生态、文化、康养等多功能化拓展,使乡村产业现代化成为宏观经济产业升级的动力,创建现代乡村产业新基础性功能,构建乡村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关系。四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划分功能边界,规划调节范围。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及社会传播的引导作用。探索“负面清单管市场,正面清单管政府”双清单管理体制。五是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关系。通过构建乡村劳动力市场,培育乡村市场主体,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创建乡村特色产业,创新小农组织化形式,推动农民自我性劳动向社会性产业劳动的价值转换,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农民乡村产业性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等价互换,真正实现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水平的同步增长。
二、构建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的构建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支撑什么?二是如何支撑。支撑是对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支撑,以构建支撑体系推动双循环。
从乡村发展的角度来看,支撑体系的构建要面向循环的三个层面。其一,面向国内城乡循环。传统的城乡循环又分为宏观与区域两个循环体系。宏观层面循环是指,全国性的城乡之间的循环。一个区域的循环往往表现为本土性的区域发展,城乡循环是各类要素在本土性区域间的城乡流动。城乡之间的循环,是由宏观性的或者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和因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引发的流动。全国性的与区域性城乡循环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与影响,推动循环发展。其二,面向国内区域循环。是指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各类要素的一个地区向另外地区的区域性流动。区域循环的动因源于乡村产业的区域分布、人群分布所形成的人们消费市场的差异性,呈现区域性特色供给与区域性的消费特色,从而形成区域性供给与需求,引起区域社会经济要素的流动。区域性的差异由乡村资源、自然资源禀赋、乡村产业与政策环境的差异来决定。其三,面向国际循环。是指中国乡村产品与服务在国际间的流动。一般来说,与国内乡村循环相比,国际间的循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全球优势农业产业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影响;二是受国家意志的影响。国际间乡村产品进出口受国家政策管控,原产地属性影响。关税、国际贸易规则、国内政治及一个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等等往往成为循环的影响因素。三是受自然条件与消费习惯偏好的影响。从本质上看,国际性循环也是区域性循环的一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乡村主导产业链的全球性分工、市场的区域化、产业的全球性战略布局,推动着产业要素的全球性流动。
支撑与促进循环的主体是市场主体。支撑与促进循环,需要孵化、发展与壮大乡村市场主体。乡村市场主体的孵化要实现五个结合:一是与新乡村建设的综合性需要相结合;二是与新型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三是与乡村农民组织化培育相结合;四是与乡村新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相结合;五是与乡村新业态、新产业、新产品创新相结合。乡村市场主体的发展与壮大需要不断拓展发展路径:一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为抓手,大力培育乡村龙头企业;二是以推动合作社向联合方向发展为抓手,促进合作社向合作联合社及企业化方向转型;三是以打造乡村主导产业集群为抓手,促进跨区、跨界、多元素融合,创建新经营主体。
推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建设。公共产品建设要围绕服务与满足乡村市场主体形成与发展的需求来展开。一是新道路。满足新型交通工具运行,适应未来农业机械化需要,提升道路的综合功能。二是新网络。适应智能化乡村产业与智慧乡村生活的需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三是新安全。保障乡村民众生活健康与人身安全,建立健全动植物疫情防控、农业病虫害防止及防灾救灾安全网络。四是新资源。按照乡村农民居民化发展的需要,配置乡村发展的教育、医疗、创新创业等社会服务资源。五是新治理。按照区域化原则以及乡村发展新格局要求,构建区域现代治理体系基础。加快构建促进市场主体创建的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体系。高质量公共产品的新供给,需要创新投资新机制。首先,坚持政府主导。全域统一谋划,搞好规划设计,制定建设方案,整合社会资源投资公共产品建设。其次,运用市场机制。组建政府主导的多元性投资主体参与建设。采取期权式购买、限价性长期收益保障、投资债券化、资产资本化、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三,社会广泛参与。通过创建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民众资本参与建设。同时,发挥民众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作用。第四,投资、维护、管理一体化。建立投资、收益、管护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