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姜长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2021-01-29 10:16:18 作者:姜长云来源:爱思想阅读:8719


  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爱国报国情怀和推进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美好梦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主张以乡村教育、乡村改造和乡村建设来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出路问题,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复兴农村经济乃至全面改造乡村经济社会。其代表人物梁漱溟、晏阳初等还分别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领导了相关试验探索。

  作为一种当时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和在局部范围开展的社会改良行动,历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对于解决中国当今的“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历史遗产和经验教训;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当时历史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局限,在总体上并未取得具有重大实质意义的成功。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可谓“生不逢时”。随着历史的车轮跨入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二〇三五年发展蓝图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明确要求“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关口,党中央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可谓恰逢其时,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的突出亮点之一。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紧迫性。

  那么,如何更好地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建设由推进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美好梦想,转化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行动和实际成效呢?在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十四五”时期,作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要面向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求,科学谋划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将其放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坐标系中统筹考虑,推进乡村建设更好地扬帆搏浪,丰富乡村振兴内涵。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乡村建设要科学把握“三新两主三坚持五更加”四组关键词,推动其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过程中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持续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三新”即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两主”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更加重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方向,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五更加”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总体而言,当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及城镇居民的37.8%,仍有超过20%和40%的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不及4300元和9800元。如何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掉队,需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培育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有利于拓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空间。

  2、统筹培育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支点和乡村建设的引领带动力量

  党的十九大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要求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大力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有利于更好发挥都市圈作为“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战略平台作用,更好打造“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的战略支点和乡村建设的直接带动力量;有利于培育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区域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乡村振兴的战略节点,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传导机制,加快形成城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仅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还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有利于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培育“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建议》要求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这有利于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更好地塑造乡村特色和竞争优势,提升乡村独特功能价值。

  3、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

  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最集中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严重影响农村民生质量。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有利于增进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有利于促进城市公共服务更好地向农业农村延伸服务能力,推动农村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让乡村居民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加快建成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宜居乡村。

  在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强调,“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突出体现在乡村水、电、路、气、房和广播电视、通信、物流等方面。农村厕所、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等,也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痛点难点所在。《建议》明确要求“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现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正是找准了当前乃至中长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短板弱项,瞄准了推进乡村建设的痛点难点。如据笔者近期对黑龙江省的调研,许多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和建设等级低、农田水利设施排涝能力差,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乡村通信和物流不畅,影响了城乡信息交流,影响了农业和乡村产业产销衔接,也容易加大农业乡村产业的发展风险。根据历史经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该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质量。

  4、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当前乡村发展滞后,农业农村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突出短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人才大量流失,也是重要原因。这不仅严重影响乡村产业素质的提高和就业增收机会的开拓,也严重制约乡村生活、生态、文化功能的培育,加剧部分乡村发展的停滞徘徊甚至萧条衰退。长此下去,容易进一步削弱乡村对人口、人才的吸引力,降低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建议》明确要求“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从当前乃至中长期来看,应该多管齐下,系统发力。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农业农村劳动力培训,创新农民喜闻乐见又容易见效的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结构,提高培训质量,带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二,要着力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供长期储备;第三,要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加快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为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第四,要鼓励城市人才下乡留乡参与乡村振兴,鼓励通过外来人才引进和城市人才下乡,更好地带动乡村本土人才成长;第五,要完善乡村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鼓励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提升乡村特色功能价值吸引人等途径,完善人才在乡村成长和建功立业的激励机制;第六,结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等途径,吸引城市人口和人才下乡,推动形成城市人口人才下乡带动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