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0 21:41:10 作者:温慧君来源:人民论坛阅读:8590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类的一切活动更加尊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不再以自身的功利为唯一目的,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与各种社会复杂系统之间的共生、和谐相处,在保护生态系统和其他各种社会复杂系统生存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应牢固树立生态理性,以生态理性取代技术理性并指导人类社会各种实践活动,不应再充当自然的破坏者、主宰者,而应自觉做好自然的维护者、保卫者。在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也会从“征服自然”的角色转变为“修复自然、保护自然、维系生态平衡”的角色,从而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得力助手和强大工具。工业文明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已有数百年,期间,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会因为生态环境资源支撑能力的削弱而停步不前,此时就需要以生态文明取代旧有的工业文明,以保障在生态资源有限性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平衡,人类必须创新思维,重视生态理性在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从技术理性到生态理性的思维路径
生态理性和技术理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技术理性注重以科技为手段征服并控制自然,而生态理性则具有尊重、保护和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生态理性视域下的科学技术依然是一种人类的工具,但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转变为维护生态平衡、修复自然的工具,和传统社会相比,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发生了改变。在生态文明形态下,生态理性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取代了技术理性下以功利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其他社会复杂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共生、互利成为生态理性的精神实质。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生态责任伦理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该体系中,人对自然的责任应更受重视,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如果自然系统遭受破坏,最终也必定导致人类遭到“报复”,人类将始终处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制约之下。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注重节约资源,消费必须适度,以此作为人类活动的行动原则,使经济发展的水平、自然资源的存量和开发适应环境的承受水平,确保生态安全。
技术理性和生态理性都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理性”思维方式,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都具有进步性。但是两者在内涵、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两者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截然不同,导致生态理性与技术理性产生一定矛盾。绿色生态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观间的矛盾和绿色GDP与传统经济衡量标准间的矛盾就是以上这种形式矛盾的具体体现。基于此,从技术理性过渡到生态理性,必须更加尊重自然,遵循公平公正与人类“限度发展”的原则。切实转变观念,以肯定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为前提,以包含生态文明等内容的环境哲学为理论指导,以新发展的科学技术为有力的支撑,树立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各种社会复杂系统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思维、多样性思维,(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从单纯功利目的下的思维转变为综合考量的辩证思维。
生态理性视域下当代生态文明建构的路径选择
积极营造生态理性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当前,要切实转变思维与观念,促使人们按照生态理性的要求正确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各项复杂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对民众的熏陶影响,积极的文化能够促使人们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消极的文化容易导致人们更加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对生态平衡产生极大负面作用。为此,积极营造生态理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就显得更加重要。
积极转变生态发展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实现生态理性观念的变革,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建立在保护生态资源、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绝不能以降低生态环境的质量、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转变生态发展的思想观念,就要树立绿色生态思想,注重发展的内涵,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更加自觉和积极主动的心态尊重、顺应并保护自然。
积极按照生态理性的要求发展产业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经济居于重要地位。对此,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产业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要时刻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按照生态理性的要求发展产业,发挥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推进技术创新,将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产业发展与践行生态理性的工具,新研究实践的科学技术应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以对生态资源最小的破坏实现最大的产业经济发展效果。
积极完善有利于生态理性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将制度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切实推进,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理性的发展,保障人类在生态理性的指导下开展一切实践活动。当前,要认真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理性的相关制度体系,合理规制人们的经济社会建设行为。着力构建耕地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资源有偿使用、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为弘扬生态理性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
【注释】
①赵建军:“超越技术理性批判”,《学习时报》,2006年7月19日。
②[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③[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④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