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7 15:44:55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13134
生在一方土地,不仅要努力的适应自然环境,让其为我所用,更要学会与他人相处。而相处的前提,是沟通和理解,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则是达成理解的一个重要内容。
往往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形成趋同的思维方式,而这些共同点,也被秘密的写入了文化基因当中。就如一直被拿来作比较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本质上是历史积淀之下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东西方沟通失效和现实摩擦。
虽然这种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理解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想要了解一种文化,如果只站在外部观察,不深入其中体验是很难有真切的理解。就好比会几个说唱的词汇是无法真正做到与那些非洲裔美国黑人真正沟通的。
但长期浸淫在一种文化之中,又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况。所以无论是持有内部或外部的视角,或某一种单一的视角都无法确切的捕捉文化迷云中的思维真相。只有通过在文化中寻找内核,并与其他文化进行比对的时候,才能略微揭开思维幕布的一角。
作为中国人,如果想要彼此了解形成互助群体,想要了解外部形成合作关系,都必须要窥探继承了传统的东方文化所形成的中式思维。那如何去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找到具体的线索?都说人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实际上换做哲学话语来说,就是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不妨从这个分类的维度,通过简单的东西方对比,来回溯一下那早就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文化基因,去破解中式思维的内核密码。
天地密码:结构、美学、描述
如果说,古典中式思维有着一种“结构”式的整体思维,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从天人合一的形而上思维,到五行里的相生相克,传统东方文化中,总透露着一种“结构主义”的韵味,放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格式塔。
在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中式思维的第一个大的特色就是“结构性”——把世界当作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的理解去把握世界。通过构建一种“结构”将世界放置在一个框架之下,去观察其内部的互动关系。
无论是阴阳相合还是五行相生相克,都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将世界进行分类,同时明确在这种分类之下的内部关系变动特点。而西方思维则是一种“解构”,就是将世界进行细分,再细分之下去掌握局部的特点。
如果用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作类比,就很好理解这种“结构”和“解构”的差异。中医讲究人是一个整体,牵一发动全身,木火土金水对肝心脾肺肾,再到温热平凉寒,内病可以外治,上病也可以下治。结构意味着整体,人的整体是自然平衡的,病就是失衡,治病就是对平衡的回归,重要就是对症下药。而西医则通过解剖的方式,把人的内脏进行深入的“解构”,同时了解不同器官之间的作用和关系,病就是变化,治病就是阻止变化,西药就是对点下药。
在“结构”和“解构”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只是一种视角,并不是观念差异的最核心内容。但这已经非常接近了,在刚才的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的例子里,其实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就是“描述”和“解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语言描述有着独特的偏好,甚至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崇拜。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好像什么东西只要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出来,就掌控了这个东西。这种思维缘起于最早的巫术,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扎小人”,就好像赋予小人名字就能与那个真人联系在一起。
而西方文化中,偏向于“解释”,去探究事情背后的因果联系,找到核心的影响因素,用解释来去代替描述。在“描述”和“解释”中,还能发掘出一个限定性的特点,就是中式思维偏向于“美学描述”而西式思维偏向于“科学解释”。
回顾各种经典,无论是道生一、阴阳相生还是天地人三才,中国传统文化里似乎总是倾向于一三五九这些神秘的数字,并有一种把万事万物都规划到这种“美学”的偏好里。就像我们把属性分为金木水火土,而西方则用门纲目科属,东方智慧是美学偏好的,而西方则是用科学服务对因果的探索。
另外“在意不在形”这句话,似乎是中式思维的另一种美学倾向,无论是国画还是文学都对这句话有着强烈的呼应。其实中式的“意”,也并不是西方强调的真理,而是给观看者的一个留白。就好像现在的漫画虽然每个部位画的都不像,但整体却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来。整体的结构对了的情况下,细节就算有些偏差,也不影响整体的认知,这种美学也是中式思维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来看,中式思维是一种“对世界结构式的美学描述”,而西式思维则是一种“对世界解构式的科学解释”。不能说哪个更高明一些,前者的重点在与人核心,而后者则在外和物。
众生密码:差序、亲缘、地缘
费孝通先生在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差序格局,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像是在水中投入石块所产生的波纹一样,最内层是至亲,再往外是血缘的其他关系,依次扩散。
在这些关系里,越靠内的关系给我们的帮助也就越大,但同时限制也就越多,越靠外,跟我们的关系也就越小,相处起来的自由度也就越高。相比起来,西方的人际关系似乎有点“等序”的味道,也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趋向于几乎相同,远近亲疏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在中式差序的关系中,基本上是由两个核心要素决定的——血缘与地缘。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基本上就概括了中式关系的一切,亲和近、疏和远。血缘永远是优先的,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关系链条里,血缘是无条件的。除此之外,由于地缘关系,组合在一起的社区、社群会是人们构筑信任的一个天然要素。
如果说西方的信任关系建筑在契约之上的话,那么东方的信任大多都建立在血缘和地缘上,几乎无他。
自我密码:历时、群体、责任
与他人的关系,往往影响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在西方偏于“凉薄”的平等人际关系中,往往会滋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在血缘和地缘控制的东方关系里,则会生长出群体主义的大树。
但群体并不是东方人最核心的自我解读。从一个文化对待生死的态度上,往往能瞥见其对自我的认知。在西方文明里,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之下,死后上天堂是人们所追求的,也就是人在死后,还能保存着“我”,我的灵魂是不死的,这带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
反观东方人的生死观,则会发现另一种面貌。如果深入到传统文化依然很强烈的地区,往往都会有祖先的祠堂,而在人们的口语里,生孩子是要留下“香火”。在强烈的血缘关系影响之下,中国人对于生命似乎有着一种“历时”的看法。也就是人的生命从祖先而来,并延续到子孙身上,一个人的生死并不决定什么,生命好像是一条大河,虽然每个人都只能在河中流经一段,但整个氏族则在每个人的努力之下绵延不息,奔流向前。
所以西方人看待个人像棵树,强调的是个人和当下,而东方人看待个人像条河,从祖先流来,并传向后代,强调的是群体和传承。
在这样的认知下,西方人强调的是我对于我个人的责任,我需要对我和上帝负责。但东方人则在意的是对祖先的责任、对家族的责任和对后代的责任,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每个人都有延续自己这条支流的重大责任。
当然,除了天地、众生、自我之外,还有很多中式思维的特色,比如信仰、文学等等,展开来看,可能无法穷举。
如果希望从一个广泛的角度,对中式思维的特色有一个概括的话。相信“描述”是中式思维的核心,“结构”式的整体性是特点,对“美学”的追求则是一种偏好。在这样的思维模式里,人们用差序的方式去思考与他人的关系,并用“历时”的态度去反思自己的责任。
简要的概括往往是危险的,但也是有必要的,以上的文字,不足以说明有着几千年文化的十几亿中国人的特色,但却可以让我们在思维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的去理解自己所置身的国家、民族的群体思维共性,并实现与他们更好相处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