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使我们处于最重大的关口
吴洪森
八年前,美国一杂志为互联网做了一个广告。该广告是黑色背景下一堆燃烧的柴火,旁白文字写道:“互联网是人类发明火以来第二项最重大发明”。该广告用比喻的方式点出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但具体来说,互联网将发生多大多深的影响,大概谁也无法说清。技术方面的描绘相对来说还容易,最困难的预测,是互联网对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俗话说,鉴古可以知今。在人类历史上,因为传播手段革新,导致历史进程发生巨大变化已经不止一次。其中离互联网最近,可以用来比较的是印刷术。
在印刷术传入欧州之前,整个欧州仅有五万本图书,并且大多数由教会拥有。中世纪的欧洲,很多贵族都是文盲,文化知识完全控制在教会手里。
十五世纪中期,印刷术传入欧州后,极大地降低了图书以及获取知识的成本,仅仅过了五十年,到十五世纪末,欧州图书就激增了两百倍,达到了一千万本,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其中很多是技术和农业书籍。这些书大部分掌握在商人和有土地的贵族手里,从而打破了教会对知识的垄断。
印刷术传入欧州引起更加重大的变化,是打破了教会对宗教的垄断。在这之前,《圣经》是用羊皮卷写成的,而且是拉丁文,只有教会才拥有《圣经》,信奉上帝的只有在教堂里才能听到来自上帝的福音,也只有通过教会才能走向上帝。犯了罪的,通过教会的所谓救赎就能得到赦免。
中世纪末期,腐败糜烂的教会居然无耻到通过出售赎罪券来敛财。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荒唐故事,有人问一个推销赎罪券很出名的大臣:“我想把一个人打个半死,有没有可能买到赎罪券?”经过讨价还价,这大臣卖了一张赎罪券给他。随后,这大臣在路上遭到围殴,被打得半死,卖赎罪券所得也被抢走。抢的人后来被逮到了,他出示他买的赎罪券,果然就被判无罪。路德最初批评教会的九十六条意见就是针对赎罪券的。借助印刷术的力量,路德的批评很快传遍了欧州,从而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印刷术使得《圣经》成为普及读物,正是这一基础,路德提出通过《圣经》可以直接走向上帝,从而把信徒从教会的专制压迫下解放了出来。另外,路德在把《圣经》翻译成德文的时候,创造了“天职”这一概念,同时代的加尔文又提出了“上帝的选民”。“天职”与“上帝的选民”这两个概念,将中世纪以祷告、静修为主要形式的宗教行为,转化为在现世建功立业的巨大激情,财富不再是中世纪所宣扬的罪恶,而是“上帝的选民”的标志,是在人世间敬奉天职的证明。正是这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以及书本知识的急剧增长,促进了西方走向资本主义。
我们不仅要问,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中国,为什么未能发生欧州那样的变化呢?
两者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虽然在十一世纪北宋时期,就由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从而大大加快了出版速度和数量,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但是在知识的领域和种类方面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还是偏重于传统的文史类。这种偏向又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有关,中国读书人信奉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信仰必然导致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政做官,知识分子的激情永远是政治激情。印刷术出现之后,到南宋朱熹完成的理学体系更加强化了读书人的传统信仰,聪明有才的人的能量并没有象西方路德宗教改革后那样被引向现实世界的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传播手段的更新只有带来两个变化才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进程:一是知识的多样化;二是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一条和信息自由传播有关,第二条只有期待路德式的人物出现。但是,有了第一条,路德式人物出现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没有第一条,这可能性就大大减少。
这道理很简单,信息自由传播就是言论自由就是思想争鸣的自由。任何领域只要有了自由,人才就愿意涌入,任何领域只要人才大批涌入,就容易结出粲然的成果。
令人欣慰的是,互联网是最容易实现传播自由最难控制的传播方式。尤其到第三代互联网,空间几乎大到了无限。用美国一教授的话来说,到第三代互联网,地球上每一粒灰尘都可以拥有一个IP。三年后,第三代互联网普及后,宽带速度也将达到现在的一千倍,下载一部电影只需两秒钟。到那时,任何个人只需少量的投资就可以开办效果不亚于传统电视台的网络电视。进入网络声像时代,想控制互联网的传播,更是难上加难。即使能做到,成本也将极其昂贵。互联网最大优势就是它极其低廉的传播成本,并且越来越低廉。
昂贵无比的控制成本如何敌得过无比低廉的开办成本呢?互联网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球上任何文明任何文化只有通过自由竞争来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壮大,想利用权力来控制,最后的结果就是走向衰亡和灭亡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