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刘建军: 社区治理是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

时间:2017-11-01 14:46:29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13148




 
        我国有些城市社区积极引入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探索多元共治模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社区是缩小的社会,是社会生活所呈现的真实面。社会治理的所有事项几乎都在社区中呈现。社区事务纷繁复杂,很多议题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社区治理既依靠专业化的知识,也离不开充足的实践经验。
  什么是社区治理的支点 社区事务具有鲜明的关联性特点,社区是一个关联主义的空间,就是说社区中的物权是关联性的,社区中的议题与居民的生活是关联性的。所以,“关系”与“人”是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故选择牵动社区各个要素的“支点”就显得异常重要。如果没有支点,社区治理者就容易陷入治理盲点,失去方向。甚至,社区工作人员会容易陷入事务的汪洋大海,疲于奔波。任何层级的政府和任何社区,选出与自身传统和社区禀赋相匹配的支点非常重要。
  什么是社区治理的支点?它是引发社区治理整体性变革的支撑点、关键点和中心点。这个支点能够非常巧妙地将社区事务串联在一起,达到在解决社区公共议题过程中形成社区治理合力的目的,从而引发社区治理的撬动效应与一箭多雕效应。
  社区治理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往往最后形成不了社区文化的灵魂。因此,选择有效的支点以撬动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就显得非常重要。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就是做社区文章
 
  当今中国,一个联动的、跨界的、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中国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做社区的文章。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就是社区。所以,目前的办法就是做实社区治理。而做实社区治理的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选择恰当有效的支点。
  社区治理支点有四个特点。一是支点具有多元性,我可以选择一个支点,也可以选择两个或多个支点。二是支点具有变化性,随着时间的推进、治理水平的提高,我可以开发、转化。此外是支点的关联性与聚合性,通过这两个特点,支点能够把多种能量聚合起来。所以说社区治理不仅需要硬实力,还需要软实力和巧实力。
  怎么去发现社区治理支点的灵魂?我觉得第一步可以做社区资源调查,第二步做居民需求调查,第三步做社区议题收集与整合,第四步做头脑风暴。如果想达到一个更高水准的话,可以由社会组织参与和指导。当前不少地方不断兴起一些专业化的社会组织,这对社会和社区治理水平提高,将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任何层级的政府、任何社区一定要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理支点。对于社区而言,可以把社区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自治基金、礼治(社规民约)社区的培育、规范社区物权治理结构的住户守则等作为支点,也可以把各种公共议题的解决作为撬动支点,如垃圾分类、停车难等,以此催生各种功能性的社区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治理。街道层面,可以选择业主联合会、自治楼组、礼治社区、睦邻社区的总体营造作为撬动的支点。区级层面,可以同心家园、美丽家园、睦邻家园的营造作为撬动社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支点。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可以选择培育社会组织、培养社区工作者队伍、构建社区服务专项扶持资金、公益招投标等作为撬动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的支点。
 
  社区治理支点有四种类型
 
  撬动社区治理的支点包括连接型、议题型、项目型和制度型四种类型。所谓连接型支点,就是指连接不同群体、不同居民的媒介。例如社区亲子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社区为老服务、社区环保、社区创意、社区艺术,都可以作为连接型支点。所谓议题型支点,就是指社区所面临的各种公共议题,如客观性议题、转化性议题和创造性议题等。议题型支点是最容易想到解决办法的。特别是硬件比较差的社区,这种议题型支点是最容易找到的,比如停车难、邻里矛盾、楼道堆物、僵尸自行车、宠物管理、绿化带种菜、公共场所座椅安装、楼房外墙粉刷、垃圾分类等。这些都是客观性议题。如何将貌似私人性的议题转换成公共性议题,也是一种治理的智慧。当然,发现和设置创造性议题是最能显示治理智慧的。各种公共议题都可以作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支点来看待。所谓项目型支点,就是指促进社区治理的各种具体项目。如社区服务项目、一居一品项目、社会组织进社区项目、党建项目等。最后是制度型支点,以上海五里桥街道三会改革为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会制度作为社区治理支点的撬动效应。他们在开听证会之前,有议题征询会;在开协调会之前,有民主恳谈会;在评议会之前,有监督和议会。然后,开了听证会后,要出公示让大家看到有什么项目;协调会后,要去落实;评议会后,要有承诺制。这样,前三会和后三会就成为撬动社区治理、发动居民自治的有效支点。
 
  总之,社区治理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专业,更需要智慧。经验、专业和智慧的组合,就可以塑造出一支坚强的社区治理者队伍,就可以把社区塑造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使社区成为我党执政体系的基石。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