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仲大军: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崛起

时间:2011-04-26 21:20:47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3985


仲大军: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崛起
2010年07月07日 11:25同舟共进【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2条
经济总量不等于财富总量


--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崛起

□仲大军


载于《同舟共进》2010年第7期

根据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万亿元,约占世界GDP的7%,比改革开放之初上升了5个百分点,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只是一两年的问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以中国与美、日的比较看,1978年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10.6倍,到2006年降为5倍;1978年日本是中国的4.5倍,2006年降为1.65倍。看了这些数字,人们都会为中国感到自豪。

 

即使这样,也与我们心中的目标相去甚远。乾隆、嘉庆年间,我国的GNP约占世界的35%。今天美国一个国家的GDP就差不多占世界的1/3。而中国仅占世界7%,实在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相称。不过,光看GDP还不行,还要看GNP(国民生产总值)的状况,才能真正看出一个国家的国力。GNP的统计方法与GDP不同,它只统计属于本国企业的产出,从GNP的角度,或许能看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里已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大GDP、小GNP,即国内生产总值很大,国民生产总值较小。这说明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很多,我国到海外的投资很少,我国的很多经济总量是外资贡献的。而发达国家一般是GDP小,GNP大。问题就出在这里。

 

高速度,大GDP,小GNP


GDP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强调资本在全球间的流动,发达国家的资本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的生产在全球布局,发达国家的GNP大增,但GDP却变化不大。譬如,日本这些年在华投资导致日本的GDP没有什么变化,但GNP增长了不少。英国和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都是GNP大于GDP,而中国是一个GDP大大高于GNP的国家。

 

从一个国家的国民真实所得而言,GNP显然是比GDP更为恰当的衡量指标。对中国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


30年来,中国GDP在世界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增长了一倍多,而GNP的比例变化不大。尽管从国内的统计看,我国的经济规模早已翻了四五番,但从外部角度看,只翻了一两番。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除了汇率因素,就是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和我国发展战略的方式方法问题。

 

有数据说,清嘉庆道光年间,我国的GDP占全球的30%,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降到只占全球的2%(更多的说法是5%,本文暂用我国官方的宣传数字)。到了2007年,我国GDP上升到全球GDP的5%,2009年大约增长到6%。

 

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角度看,我国在世界上所占比例没有多大变化,大约仍只有3%或4%。这就是说,目前我国GDP的30%~40%是外国投资者的,并不属于本国企业的产出。我国目前的GNP大约只有GDP的60%~70%。也就是说,2009年GDP33.5万亿元,GNP则大约只有20多万亿元。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也不是增长最快的国家。1978年到2006年的28年里,我国的GDP增长了12倍。而韩国增长了17.7倍,比我国高得多。

 

中国经济可归纳为"高速度,大GDP,小GNP"。但1994年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中国的GDP始终蜷缩在占全球百分之三四的比例,直到近两年才稍高了一点。高速度的经济发展,但GDP的规模并不算大,汇率变动后,甚至还出现了倒退,譬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是这么一种情况。经济成果有很多廉价外流,这是我国国民财富积累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在国际社会,中国像一个进城的农民


2005年我国人均GDP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列全球第110位。

 

有数据表明,1949年以后我国GDP实质增长率的平均值位于各国前列,但是我国的人均GDP并无多大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946美元,与世界平均值5197美元相差甚远。而其他一些国家,即使GDP实质增长率平均值可能低于中国,但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国。

 

1992年和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分别为2287元与9014元,11年间增长了2.9倍;而俄罗斯分别为576美元与2975美元,增长了4.2倍;阿塞拜疆增长了4.4倍,哈萨克斯坦增长了11倍……以上国家的人均GDP增长速度都超出中国。

 

2005年版的《中国现代化报告》认为,2002年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如果以综合年代差来表示,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二十几个发达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50至100年--与美国等7个国家相差约100年,与德国等7个国家约为80年,与日本等6个国家约为50年,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约为30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既是一个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国家,又是一个内部收入差距相当大的国家。从总量上看,再有几年,就可以超过日本,追上美国,但在人均国民财富方面,仍属于世界上的穷国。

 

这么多年里,我国不遗余力地追求GDP,但经济规模在世界总体规模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和我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出入很大。譬如目前我国钢铁、煤炭、电力、水泥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以汇率计算GNP并不高,主要是我国放低国内资源要素价格导致的。


中国的发展案例清晰地透露出当今国际环境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多么苛刻。这么多年里,中国的确加入了国际社会,但身份就像一个进城的农民,发达国家对这样一个新进入者决不可能放弃大肆掠夺的机会。而掠夺的手段,就是压低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廉价从中国大肆购买和投资。我国没有及时调整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创汇政策",致使各地政府和企业为了所谓的"创汇",拼命压低商品价格,有时甚至亏本出口来赚取外汇。但等到西方国家印了一大堆票子给中国后,中国才发现上了人家的当。今天我国的外汇储备已多达2.5万亿美元了,只好廉价购买美国国债,并承受着美元贬值的风险。这就是我国为创汇战略付出的巨大代价。

 

多年来,我国一边遭受发达国家掠夺性的交易,一边对本国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着破坏性的开发。代价的确很大,但到头来,仍免不了穷国被人利用的命运。这就需要中国深刻考虑自己的发展模式。

 

如果不摆脱过度依赖外部的思维方式,不摆脱当今国际货币体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阴影,中国的发展则永无出头之日。

 

经济转型,先要头脑转型

 

到2009年底,我国海外直接投资也就是非金融投资已达2300亿美元,加上各种金融债券投资,我国在海外的总投资大约达到2万亿美元。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吸引了大约8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即使算上金融类的投资,如证券等,外资对我国的投资总额也小于我国对海外的投资规模。所以这些年来,我国实际上已是资本输出大国。


不过,我国海外投资和外国在华投资在效益上大不一样,外国在华投资拿走的利润大大高于我国海外投资的效益。这是因为外国对华投资是直接投资大于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大于债券投资,我国是证券投资大大高于实业投资,政府投资大大高于企业投资,西方国家对这种政府投资起了一个新名称,叫国家主权投资。譬如,我国光是在美国一个市场,就投入了大约1.5万亿美元的债券投资,而实业投资不过是几百亿美元,数量根本不可比。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西方国家的在华投资目前已到了摘果子的时候,每年从中国拿走的投资利润数量相当可观。金融危机后西方市场一片冷清低迷,西方企业却从中国大赚特赚。譬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在国内已经破产,但在中国的效益却出奇地好。只可惜这个数字有关统计部门从来没有统计。我估计外资每年从中国拿走的利润数额在2000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1.4万亿元。有数据表明,这些年里,外资在我国投资的回报率平均为24%。而我国在海外的投资,债券的利率不超过5%。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不仅难以获得回报,有时还有大量亏损。前几年有TCL投资法国汤姆逊损失惨重,近年有联想集团投资美国的IBM,也多年亏损。这种状况令人遗憾。

 

西方国家在中国很少有证券投资。外国在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加起来不过区区几百亿美元,但对中国企业产权的投资却达到八九千亿美元。我国有一大批企业产权落入外资之手,甚至整个行业的产权掌握在外资手中,如汽车行业。外国投资在中国的投资产出约占我国GDP的1/4,占我国对外出口额约50%。

 

这样比较下来,便可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富裕的秘密,即多年的海外投资和开拓(在以前甚至包括侵略和掠夺)。没有海外财富的滚滚涌入,欧洲这些老牌殖民国家根本不可能达到今天这种富裕。

 

反观我国,海外贸易仅仅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对外投资仅仅是21世纪开始后的动作。并且,中国的外汇储备近来又面临大幅缩水的危险。半年来的欧元贬值,已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约1000亿美元。美元如果下一步也跟着贬值,中国多年来积攒的外汇财富便面临着巨大灾难。

 

中国要彻底改变命运,就必须坚决摈弃长期执行的创汇政策,纠正不惜血本地追求外贸出口的偏差,逐步纠正低汇率政策,注意保护国内市场,加紧对外开拓,尽量多地利用海外资源。但目前的情形是,海外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施的后果也不尽理想。

 

以上数据表明,经济总量不等于财富总量,仅仅从GDP看不出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目前这样一种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人的富裕程度以及廉价为外人打工的命运。不过可喜的是,中国终于开始转变自己的发展模式。


1968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总统竞选演说时说过:"空气污染、香烟广告和救援车辆都纳入了GNP。GNP的计算甚至包括监狱和门锁,汽油弹、核弹头和警察平定城市暴乱的装甲车,以及砍伐红杉林木、破坏自然景观的开发项目等等。但是,GNP的计算没有包括儿童的健康﹑教育及娱乐,也没有考虑生活是否美满﹑婚姻是否牢靠以及政府官员是否清正廉洁。GNP无法衡量我们的趣味和勇气,也无法衡量我们的智慧和学识,更无法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总之,GNP可以衡量许多东西,但是唯独无法衡量美好的东西。"--如果连相对准确的GNP都无法代表和衡量这些东西,那么盲目追求更等而下之的GDP究竟意义何在呢?


(作者系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公司主任)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