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1-09 21:08:40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2609
谨防话语权不均使农民成为通胀买单者
作者为友成新公益大学(筹)高管
作者:汤敏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1-9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物价确实涨得比较快,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通货膨胀威胁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老百姓的生活。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很多新政策, 发改委更是一天几道金牌,不惜代价要把物价控制住。一些熟知的行政手段也纷纷启动来抑制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 这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物价飙升的情况下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
众所周知,导致这次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又是由两个因素引起的: 一个是农村地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化肥,特别是劳动力的成本近年来快速增加,造成很多农产品的价格不得不增加。另外一部分有可能是一些投机性的操作,比方说一些投资资金在炒黄豆、炒绿豆、炒大蒜。对后一种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依照法律加以打击,而对第一种原因造成的食品涨价,不应该过多地用行政手段去干涉正常的市场价格调节。
最近笔者在北京的一个菜摊上跟卖菜的大爷聊了一下。他说他卖的土豆去年一块三一斤, 现在快三块了。我问他为什么涨价。 他说一个原因是东西少了, 一些菜来京的少了。 二是农村收入高了,种植业的成本也提高了。 他说,他们老家现在雇一个小工一天都要付100元,农村劳力成本提高了, 菜价当然也得高一些。三是油钱高, 运输费也高了。 他提的第四点最重要。 他说, 中间过手的人太多,一般要过5-6道手才能到菜摊上,层层加价。这个老大爷在北京卖了十多年的菜, 对市场的变化了如指掌, 短短的几句话, 就把问题点得十分清楚。 深圳市最近的一个调查也发现,蔬菜水果等从批发市场到零售的这最后一公里的价格整整翻了一倍。
按经济学家的话来说, 这就是我们的交易成本过高。 出国旅行的人往往发现, 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 在国外买的价格比国内的还更便宜。按经济学家的话来说, 这就是我们的交易成本过高。 出国旅行的人往往发现, 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 在国外买的价格比国内的还更便宜。
记得八十年代笔者在美国留学,每到星期日,几个市中心的大停车场,就变成了农贸市场,允许农民把自产的蔬菜水果到这里直销。少了很多的中间环节,这里的食品既新鲜又便宜。我们这些穷学生往往都要等到星期天才采购。我们的城市能不能也试一试这种方法呢?周末每个区开几个这样的市场,少几经道手,菜价会便宜得多。
一谈到反通胀,一些部门就马上祭起控制物价的大旗。要知道, 用行政手段把物价控制住, 对城市居民来说减少了生活的压力。 但是对靠农产品销售的农民来说, 也就是会减少他们本来应该得到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低,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的收入不增加,就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现在一个常被引用的说法是当前的通货膨胀"超出了大部分人民的承受能力"。 这句话本身值得分析,我的判断只是超出了部分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但是,城市贫困人群毕竟是少数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13.1%,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10.5%。 而今年全年的通货膨胀应该不会超过百分之四。 怎么能说现在的通胀超出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呢?
对于城市低收入者, 应该用别的办法来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比如增加他们的退休金、增加低保,而不是靠一些行政手段来打压农产品价格。因为过多地来干涉食品的价格,最后受损的还是农民。农民本身就是弱势群体。 农民的人均收入还不到城市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为了解决城市人的利益,而牺牲农民的利益,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相对来说,城市居民的话语权强, 对舆论的影响大。要谨防由于话语权不均使农民成为通胀买单者。
最近我们对河南省种粮农民的调查显示,种粮每亩种子农药肥料成本为320元,机耕机播机收排灌154.5元,人工成本367元。而亩均卖粮收入1340元,加上76元种粮补贴,户均承包5亩耕地,如果不把人工成本打入,则户均收入2875元,仅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两个月的收入。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以种粮为生,即使是风调雨顺,一年干到头连人均1200元的贫困标准都达不到。这样的粮价,谁还愿意去种粮食?或者说,粮价如果不涨, 种粮的农民如何维持生活。从这个角度说,一味地打压粮价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除了城市中产阶层、富裕阶层要承担一部分农产品涨价的成本之外,
国家还可以通过对粮价的补贴,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等方式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政府有关部门也能够采取更多的象最近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这样的措施,在减少交易中间环节的成本上想办法,下功夫。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物价上涨的压力, 还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附一篇:最牛的论文
1.最牛博士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JLE上连载四期。
2.最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3.最牛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这里……。不对吧),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B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其实以上三个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为最牛的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并结束了。
附上我最近给凤凰周刊写的一篇文章:“谨防话语权不均使农民成为通胀买单者”。不要担心,这篇文章不牛,你应该能看得懂。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周庆安:“草根媒体”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