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28 20:59:3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1522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
作者:陈奎元 来源:求是杂志2010年第22期 来源日期:2010-11-16
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敌对势力总是要千方百计加以遏制,企图迫使中国屈从于附庸地位;西方的政治家当中也有人希望中国保持自己特色,不要盲目追随超级大国设定的轨道。在国内有少数竭力鼓吹西化的人,以西方敌对势力为靠山,为了谋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肆意歪曲当代中国的历史,丑化中国几代领导人,他们的目的和手法就是敌对势力惯用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老套路。
(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1年的路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重新焕发生机,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光辉历史,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残垣断壁中构建社会主义大厦的光荣纪录。
随着毛泽东同志那一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从1949年10月1日起,中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不再是西方和东方新老殖民主义者眼里的东亚病夫。中国在世界面前挺起了脊梁。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第一次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了全部中国大陆和海南岛。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击美国侵略军,粉碎了美国侵占朝鲜进而扼控中国的战略图谋,迫使美国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书上签字。短短几年中,中国人自己解决了数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并且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建设新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一个刚刚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满目疮痍、极其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世界上没有先例,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实践中摸索,难免发生曲折和失误。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发生过失误,付出过代价,就断然否认新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客观的,是不符合事实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此后30多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成为举世瞩目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前列,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新中国61年的伟大成就、成功经验、失误教训都需要认真负责地梳理。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史、建国史、改革开放史,正确地阐释过去,认清我国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至关重要。研究国史,秉持国本,彰显国格,昌大国运,是当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继承先人重视国史的传统,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修史垂训是祖先对中华民族的不朽贡献,先人著经修史,言传身教,熏陶世世代代,使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而继续长青。汇集在“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传承,中国人在世界文明史上就没有地位,就摘不掉别人强加的愚昧、野蛮的帽子,就被自封为执掌“普世文明”的“上等人”以及崇洋媚外的不肖子孙视作文明世界的下等人和另类。
“国史”关系民族大义的存废。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古之书事也,令贼臣逆子惧”。通过史书褒贬树立起民族大义的“道德法庭”,为功罪定名分,为美丑划标界,将善恶、美丑、忠奸载录史册,惩恶扬善。
历史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皇帝和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总结前代的得失,提出许多治国安民的信条。例如,国君身系天下安危,“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兴盛的朝代大都崇尚节俭,反对奢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治乱之本系于人心,亲民、养民则致盛世,残民、虐民则亡天下;君主似舟人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生于忧患亡于安乐,“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内忧与外患,不患有,患视而不见;“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治理国家的政策法治,太上以德,其次用猛,“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等等。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治国理政、育人修身都有借鉴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的前夕,就警惕执政后忘乎所以、蜕变亡党的危险,发誓不作李闯王,摆脱兴亡周期率,中共几代领导人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现在研究国史,就是要从已往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取得鉴戒,同时要启发后人从前辈的探索中增长治国强国的才干,继承和光大前人的事业。
二、客观地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伟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必然结果,是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结果,是代表官僚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彻底破产、自取败亡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经过28年英勇奋斗,打倒反动派,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堂堂正正的事业。纵观中国历史,博览世界历史,新中国的建立毫无疑义是20世纪人类历史精彩辉煌的篇章。现在时过61年,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同在台湾的国民党等党派已站在新的起点,捐弃前嫌,共谋振兴中华和祖国统一的大业,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但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和评价必须尊重历史的真实。
——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进行了艰难求索。清帝国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使中国沦落为近代史上落后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炮声一阵一阵地响起,《南京条约》(1842年)、《天津条约》(1858年)、《瑷珲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桩又一桩地签订,中国的国土一块又一块地被宰割,中国人的血汗化作赔款塞满了列强的口袋。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公开割占中国领土,在中国内地划分势力范围,攫取各种殖民地特权,还向清政府勒索大量赔款。下列几款只是其中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元(银元);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各得赔款800万两白银;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勒索2亿两白银,又以归还辽东为名,索赔3000万两白银;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军费加利息合计近10亿两白银……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无情的屠刀下,已经羸弱不堪。只因为中国人民坚持民族气节,为国家独立民族尊严不惜流血牺牲,中国才没有亡国。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敲响了中国封建王朝的丧钟。封建主义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清王朝也已穷途末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企图效法日本实行改良的道路根本走不通。另辟蹊径寻求救国、兴国道理和途径的中国人如魏源、洪秀全、严复、孙中山,都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布建立中华民国。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力量薄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假手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不得不发动二次革命,直到临终,仍然惨淡地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由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斗争的时代,五四运动成为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0页)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新中国启明星的升起。孙中山逝世以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集团攫取了国民党的领导权,随即便推翻了孙中山主张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党在逆境中经受严酷考验,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现实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努力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一部分接触过西方世界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提出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口号,崇尚“德先生”、“赛先生”成为知识界的强音。在中国的大城市和沿海、沿江地带有许多外国的租界地、领事馆、洋行以及外国人的游乐场,外国人和中国人都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有些人说,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直接搞社会主义是超越了发展阶段,这种说法并不属实。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直到蒋介石统治中国的22年,中国人学习西方、实行西方的制度数十年,中国没有改变贫穷衰败的命运,没有取得真正的民族独立,没有成为民主的国家。“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7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代理人在中国的统治,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劳动人民的解放和国家富强作为根本任务。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政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发展经济,实行人民民主,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由于我国振起于极度凋敝的基础之上,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人才匮乏,也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某些因素的影响,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探索。特别严重的是脱离实际的大跃进和导致十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这两次涉及全局的大运动,使国家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和创伤。但是,这些失误和挫折不能抹杀新中国建立的历史功绩,不能由此将新中国诬蔑为专制国家。在国际、国内有一些人把建立新中国视作“原罪”,抹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他们兜售西方的价值观,鼓吹西方的宪政,根本目的是颠覆人民共和国,企图“改朝换代”,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使社会主义中国沦为西方大国的附庸。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那29年,中国的成就与失误俱在,喜悦与悲哀并存,留下了回忆和思考的巨大空间。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全面振兴的新里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2年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成员,没有任何国家或者集团可以把中国当作微不足道的小伙计。
中国早已脱离了苏联式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也不照搬美式或欧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走自己的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实践中探索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模式。面对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成功地抵御冲击,继续保持自己高速发展的态势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距离,中国决不妄自尊大,同时也决不妄自菲薄。中国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自己的社会制度,决不做任何大国的附庸,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20世纪90年代,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有些人预言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会长久,有些追捧美国至上的人拿中国的弱项与美国的强项比,并以此论证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认为中国必须放弃自己的社会制度,尾随美国讨生活。中国今天的现实,是对这种观点最直接、最有力、最彻底的回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独立,大多数继承了殖民地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中的多数仍没有摆脱贫穷落后,有些还长期陷于战乱。世界发展的历史证明,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没有选错自己的方向和道路。
四、严肃对待和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1.研究当代中国历史,要追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是新中国前夜的国情。由此决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研究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十月革命冲破了资本主义的链条,为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和人民指明了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方向和道路。
3.研究中国百年来学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一再失败、始终不得成功的国内外原因。国外的情况是:帝国主义以中国为鱼、肉,先是多国共同侵略分肥,后是日本一家要独灭中国,“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国内的情况是:民族资产阶级发育不良,无力承担领导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使命。国内外的条件表明,试图用资本主义制度救中国“此路不通”。
4.研究中国共产党选择新民主主义理论和路线,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在中国行不通,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责任必然地落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这个革命既不同于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有别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前途,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阶段。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创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理论基础。
5.研究新中国建立、确立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历史根据。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在蒋介石悍然杜绝了政治协商、和平建国的出路以后,国共两党的决战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只用了3年就打倒了执政22年的蒋介石集团,建立起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共和国。这个选择顺应历史潮流,合乎人民愿望,受到全国人民,除反动派以外各个阶级的一致欢迎,成为共同的政治纲领。
6.研究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由工人阶级(或者工人和其他劳动阶级结成同盟)及其政党领导国家政权,还是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掌握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理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灵魂还是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灵魂。这个分野是清清楚楚的。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或者站在资本主义一边,在不同的立场上,结论必然是相反的。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敌对势力总是要千方百计加以遏制,企图迫使中国屈从于附庸地位;西方的政治家当中也有人希望中国保持自己特色,不要盲目追随超级大国设定的轨道。在国内有少数竭力鼓吹西化的人,以西方敌对势力为靠山,为了谋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肆意歪曲当代中国的历史,丑化中国几代领导人,他们的目的和手法就是敌对势力惯用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老套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公民权利,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本质和特色。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根本保障,任何人企图推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照敌对势力极力推广的“普世价值”鼓动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制度,都是决不允许的。
7.研究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硕果。30多年来,中国不间断地推行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依照世贸规则,中国全面参与世界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中国的繁荣和兴旺,中国人民的富裕和幸福,正在逐步实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国大业历61年而日趋兴旺,中华民族复兴的节拍正在加速。我国的国民经济连续2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总体定位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人民的生活还不够富裕。国家的稳定、社会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打牢基础,保持正确的方向。国际上以损害中国利益满足他国利益的蛮横言行由来已久、屡见不鲜,由此引发争议、冲突的潜在风险始终存在。我国希望建立和谐世界,希望能够与世界人民共享文明成果,让各国人民安下心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国把这一时期称作历史机遇期。其实这一时期世界和中国都遇到不少的麻烦。我们深知,实现中华民族百年的复兴理想,还有长期艰难的里程。我们深信,尽管道路曲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一片光明。
(作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郎咸平:农产品涨价到底富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