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20 20:40:3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5146
民众生活免于困扰应是政府施政之目标
作为民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民众安居与食品安全始终牵挂人心。8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市考察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时强调,要继续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保障性安居房建设,改善中低收入者基本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近日,李克强副总理又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整顿食品安全,保持高压态势,销毁问题乳粉,提高民众消费信心。
居者有其屋,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涉及到成年人的奋斗理想,同时关系到后代的健康成长,它们同样是家庭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更是国民体面生活的起码标准。可是如今谁也不敢肯定,国人仍然牢固地拥有这些标准。事实上,高不可攀的房价令人望而却步,有毒奶粉戕害儿童的健康,持续剥夺民众的幸福感。李克强副总理强调要着重改善的两个方面,确实呼应了国人生活中盘桓不去的两大困扰。
困扰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发展成为公认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安全感绝对不只是修辞,而是真实的生活状态。若干年间,这种特有的不安全感已经被全民察觉,演变为集体的焦虑。这种焦虑只有轻重缓急之分,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随个人财富的增长而消失。即使穷人和富人在现实中完全没有交集,他们依然甩不掉一个共同点,亦即表现为难以安顿的生活。
免于生活的恐惧,不只是情绪调整,也是公共政策要达到的目标。这些年来,“调控”频繁地成为房地产业的主旋律,不管成效如何,政策措施无不以稳定为导向。而在食品安全领域,监管失察的后果影响深远,需要立足现今、延续长远的艰难弥补。从整肃三聚氰胺开始,政府动用新的立法、重塑监管架构,干预恶劣的事态。
民众在生活经验中的不安全感,持续地印证了政策干预的必要性。房地产原本应是民生问题,但现实中往往沦为政绩问题,或者是土地财政问题,这就让房地产问题的复杂性也成为政府首要克服的障碍。更不要说轮番出现的食品不安全问题,诸如毒奶粉禁而不绝,卷土重来,而有人竟以拯救民族乳业来混淆整治的必要性。这些都使政策处于微妙境地,而民众希望安全与否的界线不要随意变动。
安全问题本该是非分明,现实往往失之模糊,遇上追问就会躲躲闪闪。比如,本想找人负责,遇到的往往是沉默的墙。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看,成人会因为房子受到折磨,还要帮助孩子躲开奶粉中三聚氰胺、激素等的侵犯;从一个人的成长史来说,又在人生不同阶段面临胁迫,遭遇险情。解除一个人因追求正常生活而被束缚在身的恐惧,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
正如李克强副总理所言,恢复国民信心是种种措施的目的。房子和食品不过是极端的案例,它们预示,人们的生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衅。重负在身的所谓中产阶层,只能做房奴,或想做房奴而不得;因三聚氰胺而对这个世界留下第一印象的孩子,又会在此后的成长中如何判断识别。不管从哪种立场来比较,让这些人失去生活希望都是不应该的。
可以就政策谈论房子或奶粉问题,民生无可回避。循着具体事件或风波纵向地看下来,被政府政策左右的那些问题,最终都要在民众的生活上显影,展露出善意或恶性。其实,说到生活质量,无需华美的词藻。大众一直明白,好的生活不过是免于恐惧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互联网能否继续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