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1 08:33:20 来源:八点健闻阅读:13633
到2020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 13.6 亿人,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但在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前,套用医保资金更像一个“所有人都可以钻的空子”,虽然知道违反规定,但上到医院,下到普通个人,骗保没有上升至违法犯罪的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仇雨临曾表示,从医疗保障制度发展阶段性来看,第一阶段要建设制度、框架体系,如今第一阶段的任务业已完成。现在,整个医保制度进度到第二个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基金的安全可持续。
2021年5月1日,《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对构建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制等作出具体安排。
此项条例的出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不能骗”的问题,从源头上让规定更为明晰,消灭了那些可以让骗保者藏身的模糊地带。
张卿指出,此项条例是我国在医保领域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建立起了医保基金使用的细化标准,简单来说,条例中既明确了医院与医疗机构要遵守何种规则,也明确了如何进行检查和处罚。
而骗保案究竟是如何被侦破与发现的?多位学者强调,这也值得深究。更多元、更主动、更持久的监管手段势必能对骗保者形成足够的威慑,让他们“不敢”对医保基金伸手。
“现阶段主要是两种重要手段。一个是举报制度建立,举报现在是很重要的一个发现骗保的手段。另一个是职能监控,这就是刚刚在全国结束的医保基金监管“两试点一示范”的主要成果——大数据监控。”前述长期关注医保问题的资深专家表示。
与此同时,相关专家也向八点健闻提出,进一步加大骗保行为处罚力度,或是有效遏制骗保行为的关键。
从国家医保局到地方,都有一个要求叫“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没能做到不敢骗,是不是处罚力度不足够?
根据目前国务院的条例,骗保后的罚款是2~5倍。有学者质疑,这是否足够?骗保的惩罚是否还不够?“针对骗保行为应设有’惩罚性赔偿’,提高惩罚性赔偿的倍数,也是国外实践过的有效方法。”
一位曾给国家医保局提过建议的专家告诉八点健闻,应当通过威慑性的政策,严打骗保。在医保监管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两种现象,一是全程无缝隙间断,二是大数据监管就过多。“不要过度依靠这两个东西,而更多的应当是建立完善这种法律制度承接体系,要让这种制度有威慑力,让骗保不敢发生。”
骗保案之所以被老百姓们屡屡诟病,受到舆论关注,也源于即便没有骗保,公众对医保基金能否续存、医保基金池中“救命钱”是否充足,有长久的担忧。
社科院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分析》一文中分析,未来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都在持续上升,但支出上升更快。到2026年,收入线和支出线产生交叉,累积结存额将持续减少,到2034年,累积结存额将降到0以下,同时缺口逐年增加。
换句话说,大量出现的欺骗医保基金的行为若得不到有效遏制,便是给本就压力重重的医保基金平添更多的无效支出,累积结存额将以更快的速度见底。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大雨冲出山西“低保”古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