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4 20:08:50 来源:红星新闻阅读:6425
夜幕四合,袁玉涛匆匆出现在黄堆村街头。
他接过妻子从小书包里掏出的药片,一口吞下。他甚至来不及喝口水,就接起此刻打进的电话。见他没有喝水的意思,妻子拧开水杯,递到他面前。喝完水他又匆匆离开……
▲村支书袁玉涛妻子的小书包
这是红星新闻记者到达黄堆村,给袁玉涛打通电话后的第六个小时。他在电话里说,自己正在深水处转移村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让记者不要等了。
从午后到傍晚,黄堆村的街道异常繁忙。解放军和救援队先将深水区的村民转移到街道的另一端,然后大型铲车接力将村民送到水位稍浅的地方,村民再自己蹚水离开。
鹤壁市淇县北阳镇黄堆村,地处良相蓄洪区边缘,村庄的一部分就在蓄洪区内。今年42岁的袁玉涛是该村的村支部书记,大概15年前,他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来到这里。
7月22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依据《河南省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紧急启用了广润坡、崔家桥、良相坡、共渠西和长虹渠五个蓄滞洪区。根据要求,蓄滞洪区启用前必须做好准备的工作包括:做好蓄滞洪区实施的调度程序;做好分洪口门和进洪闸开启准备,无控制的要落实口门爆破方案和口门控制措施;做好区内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等。
随着良相坡蓄洪区启动,袁玉涛的工作节奏按下加速键。村里的水位线不断上涨,他的工作越来越紧迫。红星新闻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从铲车车斗里下来,白色T恤和深色短裤湿漉漉的。得知在接受记者采访,袁玉涛撂下一句话:“目前村民转运已经接近尾声了,今晚村干部还要挨家挨户排查一遍。防止有的村民不愿意出来,发生危险。”又转头去安排别的工作。即便是妻子,一天也见不到他几面。
▲工作中的黄堆村村支书袁玉涛
袁玉涛的妻子李女士告诉记者:“袁玉涛有糖尿病,要按时吃药和注射胰岛素。他忙着转移村民,没有条件把药带在身上,我就每天来给他送药。”
红星新闻记者在李女士背着的小书包里看到,她今天带了袁玉涛服用的药片、胰岛素还有在家摊好的煎饼。
村里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李女士常常无法通过手机联系到丈夫。她不得不在村里的街道上来回找他。村里的水位一时退不下去,李女士和袁玉涛的房子也已经进水。他们已经搬到街道另一头住下,那里地势较高,在那里他们有自己的蔬菜大棚。
街道上的水位时常没过小腿,有的地方可能会更深,走来走去必定费力。李女士说:“只要我走得过来,我就来给他送药。少吃一顿药肯定对身体不好。他每天晚上10点还要打一支胰岛素。”
至于袁玉涛的吃饭问题,李女士更无奈。“这可帮不上忙,我送不上饭,他也顾不上。他天天和大队的人在一起,我也没有见过他吃的是什么。”
李女士注意到,这几天袁玉涛的嗓子也坏掉了。“他天天拿着大喇叭喊让大家撤离,连糖尿病的药都顾不上,更不用说治疗嗓子”。
村干部连日呼喊撤离,人均一副“坏嗓子”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中发现,包括袁玉涛在内,良相坡蓄洪区的村干部最近都是人均一副“坏嗓子”。“他们每天要在村里喊大家撤离,嗓子早就说不出话了。”淇县电视台的平桂君记者这样介绍。他是良相村的包村干部。
良相村紧挨着黄堆村是良相坡蓄洪区的核心区。县里把每个村分包给不同的单位,良相村是个大村,它的分包单位是县委宣传部和电视台。包村干部是平桂君记者和淇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波。他们两位也一直守在转移村民的现场。
王波介绍,良相坡蓄洪区是海河流域上游,卫河段的重要蓄洪区,为调控海河流量发挥着重要功能。
王波说,整个良相坡蓄洪区地势较低,下游的刘庄闸就是良相蓄洪区的出口,接到蓄洪区启用指令以后,上游开始泄洪,同时关闭刘庄闸。把洪水拦在良相坡。等下游洪水压力小了,才会开启刘庄闸,让水流走。
他介绍,良相村是良相坡蓄洪区的核心区,良相坡蓄洪区还有几个相邻村子,目前一共有两条撤离通道,一条就是从黄堆村往外撤离。截至7月23日,这里已经撤离出了上万名村民。
▲铲车接出蓄洪区村民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蓄洪区的村民其实都是经历过洪水,他们表现的反而“淡定”,这是撤离群众的难度之一。有的村民会认为,自己这么多年经历过很多次洪水,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甚至不愿意撤离。所以,才需要村干部反复呼喊大家撤离。因为即便是蓄洪区都盖了质量较好的民房,村干部也担心地基被水侵蚀而倒塌。他们需要不停动员大家赶紧搬离。
红星新闻记者见到良相村村干部李树春时,他刚陪同村民乘铲车从深水区出来。李树春说,良相村有7位村干部,最年轻的30多岁。接到上游泄洪的通知以后,他们7位村干部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分片区动员大家撤离。每天他跟村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必须马上撤离,不管什么保命为主!”。尽管洪水水位已经在不停上涨,可是还是有村民不当回事儿。面对迟迟不愿意撤退的村民,这位面目和善的老人家说:“我也会严厉地发脾气!”
这样做的代价是,他的嗓子已经非常沙哑了,但村民撤出来了,他说:“这就值得”。
▲良相坡蓄洪区的村庄 拍摄:红星新闻记者 孙钊
村支书来不及打招呼,拆村民废弃房屋加固堤坝
像当地人讲的一样,从黄堆村撤出的蓄洪区村民确实表现“淡定”。他们走在拖家带口,提着行李从铲车车斗里下来,涉水而过的时候,节奏不疾不徐。这反而成了这里村干部开展工作的难度之一。这里的村干部们希望村民重视洪水。
李树春说,这次洪水是超过预期的,过去水位基本不会淹掉农田,有些时候即便会淹没农田也进不了护村的堤坝。但是这一次村里都有了很深的积水。
“最深的地方一两米!”良相村村支书刘熙贵是忙碌到第二天,才接听了记者的电话。
7月24日早上,刘熙贵告诉记者,昨天晚上村干部们又排查了一遍村子,动员大家赶紧撤离。村干部们在村子面粉厂的二楼一处制高点设置了临时指挥部,刘熙贵解释,因为村民都撤离了,村里的治安需要有人管。同时劝返那些偷偷返回家中查看损失的村民。
平桂君介绍,在蓄洪区的村庄,过去设计的时候都会建一个地势较高的平台,俗话叫“保命台”,遇到大洪水村民都在这里集中。现在良相村的面粉厂有意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面粉厂新建了一个大仓库也建得比较高,前段时间村里准备在仓库里搞活动,铺了红地毯。活动还没办,洪水就来了。这里就成了村民临时的集中点。
这个仓库,其实已经临时安置了四五百位灾民,目前也在向外撤离。
▲良相坡蓄洪区的村庄 拍摄:红星新闻记者 孙钊
谈起洪水的印象,李树春和刘熙贵都表示“今年水来得急”。过去村子周围都有护村的堤坝。他们发现今年的蓄洪时水很快要漫进堤坝。
前两天撤离村庄前,村民都在加固堤坝。刘熙贵说,加固堤坝的时候很紧急,情急之下,村干部带来村民拆掉了村里一户村民废弃的养猪场的房子。“当时事发突然,没有来得及通知房主。”
红星新闻记者询问,这样做房主是否会有意见。刘熙贵的回答是“这是党员的房子。”记者又询问,这样拆房子筑堤是否还会补偿房主。刘熙贵说:“等到时间,肯定会有补偿”。
对刘熙贵书记的采访只进行了十多分钟他就不再有时间。村里的通信还未完全恢复,手机信号显得格外珍贵,一定还有许多重要的工作等着他去做。
蓄洪区的村民在为下游的人们负重前行,蓄洪区的党员和村干部在为村民们负重前行。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鹤壁摄影报道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