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浩以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飞蔦集·松阳陈家铺及建德九姓渔村的一个城乡共居的聚落“渔乡茶舍”等项目回应策展人左靖提出的主题。以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为例,作为一个新型乡村社区,这里不再是过去传统的乡村聚落,而是有很多混居的城市人群和相应的建筑形态,包括民宿、茶室、艺术家工作室等。孟凡浩认为,“乡愁”与“城市梦”是当下城乡关系联动的群体表象。当我们在思考如何运用建筑学策略的空间营造回应不同的诉求时,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为都市人治愈“乡愁”和为乡村人实现“城市梦”。
王求安:角色与自建
王求安展区一角,摄影:朱锐
百美村宿—高岭宿集,江西吉安西元村,2020年 © 王求安_安哲建筑
王求安自幼生活在乡村,对于乡村有着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多年以来,他专注于乡村项目实践,与当地政府、村民建立了信任和友好的互动关系,在建筑、乡村与村民之间搭起了桥梁。自学建筑专业后,他进入乡村实践的领域,经历了新农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三个阶段。在乡村一线,他深感建筑师有责任为乡村营造做出正确引导。近两年,王求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村民自建,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帮扶,以及村民与政府如何共同治理。如正在进行中的焦作市修武县岸上村的整体改造,皆由村民负责自家房屋室内外的兴建和改造,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
刘家琨/家琨建筑事务所展区,摄影:胡珊
罗宇杰展区,摄影:珀石
朱竞翔展区,摄影:珀石
梁井宇展区一角,摄影:珀石
梁井宇展区一角,摄影:叶思宇
何崴展区一角,摄影:珀石
【艺术介入】
渠岩:艺术介入乡村的在地化实践
渠岩展区一角,摄影:珀石
渠岩现场讲述 摄影:朱锐
苍鑫艺术行为《敬水仪轨》,青田艺术行动,2019年 ©️ 苍鑫_渠岩 从许村到青田,从艺术介入到融合,是渠岩团队持续十余年、跨越南北地域的乡村实践。许村在山西,青田在广东,一南一北、一山一水,均采用“多主体联动”的在地合作方式,是当地人、知识分子、企业家、政府和艺术家互动而成的开放性实践。从依稀可辨的历史文脉中,慢慢重燃奄奄一息的乡村文脉。对渠岩而言,艺术介入乡村,重要的不是权威与观念史上的艺术,而是实践意义上的公共美学行为,或是说一种为提升真切的人性,以及良知的美感而来的社会行动剧场。在此意义上,艺术介入乡村便超越了治理意义上的乡村建设,而指向用善美的行动消融现代性分裂,用神人共舞及众人欢腾之力,修复此世与彼岸、处境与追求的共同体精神。
靳勒:石节子美术馆
(特约策展:崔灿灿 靳今)
靳勒展区, 摄影:朱锐
石节子美术馆开幕现场,馆长靳勒与石节子村村民在一起,2009年
石节子美术馆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第一个村庄美术馆,它由艺术家靳勒(1964—2021)发起创立。这个偏居西北的艺术基地,实际上是村中十三户人家组成的美术馆。这里没有诗意的风景,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远离当代艺术的中心,距北京和上海同等遥远,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涩环境。这也造就它别样的目的和逻辑,从当代艺术的国际化梦想中撤出,告别艺术体制和消费系统,拒绝观念一体化和城市话语的浪潮,重返乡村,扎根中国更广泛的现实处境,在地实践。石节子是一个主体,一个具体的、真实的自我改变和生长;它的核心是村民,它的梦想来自于村民。石节子的主体也是十几年间的几百场艺术活动,前后几千人的关于梦想的交流与协商。它们一起平等地、自发地构成了一个更宽广的社会视野和艺术雄心。靳勒于今年年初不幸病逝,但石节子村的梦想仍在继续。
左靖:地域与策略:从碧山到大南坡
(特约策展:王美钦)
地域与策略:从碧山到大南坡展区,摄影:珀石
地域与策略:从碧山到大南坡展区,摄影:珀石
“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艺和风度”展览现场,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2020年。 © 左靖工作室
策展是左靖推动由艺术带动乡村建设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他也因此发展出独特的地方营造的呈现理念和形式。展览对他来说,不再仅仅是限于在特定的空间和场所中展示艺术作品,以此来彰显一些艺术家在艺术语言、形式和观念上的探索及成就。他的展览是为乡建而进行的,有很强烈的过程性、行动性的和持续性,其终极目标是通过艺术与文化手段,协调各方资源,创造合作机会,让来自不同专业和社会背景的人们共同努力,发展可行的方法开展地方营造。“地域与策略:从碧山到大南坡”以左靖参与发起和主导的碧山、茅贡、景迈山和大南坡四个艺术乡建项目为例,回顾自2011年起他根据地域或人情差异和地方诉求的不同而采用的相应策略,以艺术带动乡村地方营造,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步骤。
青山村实验现场图,摄影:张海江
修武美学课本驻留展区现场,摄影:王沁雪
焦兴涛“羊磴艺术合作社”展区,摄影:王子云
焦兴涛“羊磴艺术合作社”展区,摄影:王子云
特展:乡村与木刻展区,摄影:朱锐
特展:乡村与木刻展区,摄影:朱锐
【民宿与社区营造】
夏雨清:没有民宿,乡村就没有活力
夏雨清、陈奇展区一角,摄影:胡珊
2019年营业的“黄河宿集”,使荒废的村庄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 夏雨清
中国乡村生生不息,离不开外力的驱动。民宿这些新乡贤力量,带来了小量的资金、充沛的活力和复兴的梦想。民宿虽好,但一家民宿,对一个乡村,乃至一个县域,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夏雨清也把民宿结伴带去那些偏远的区域。“黄河·宿集”就是这样的尝试。在这里,夏雨清团队改变了西北旅行史:“黄河·宿集”颠覆了宁夏半年无一个度假客的历史。民宿,从来不只是民宿,更是“乡建的入口”。民宿吸引年轻人回乡,带来新的城乡互动,慢慢改变乡村。
陈奇:回到有趣的乡村日常生活
陈奇展区一角,摄影:胡珊
奇村团队进行村民入户调研,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2020年1月 © 陈奇
陈奇团队在此次展览中带来了其近七年来扎根乡土的实践,新老村民在乡村投入的热情,以及村民的生活与变化。乡村社区营造,是参与方和生活在这里的人在一段时间里用心经营的日常生活,大家在集体的行动里感受到力量与喜悦。在明月村、大南坡,陈奇团队看到村民被看见,被信任。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动维护环境,写诗、绘画、染布、跳舞、唱戏,经营家庭餐厅和民宿接待外来的客人,村庄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当项目结束团队离开后,村民的日常生活依然在劳作休息中萦绕着关怀、乐趣、审美、喜悦,并把这份喜悦分享给邻居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在陈奇看来,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