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7 09:49:14 来源:新周刊阅读:8530
2003年高考是首次提前一个月进行(之前高考是在7月举行),当然和疫情没关系,是国家考虑7月全国多地高温、暴雨的原因,所以提前至6月举行考试。
印象很深的是那年的数学试卷特别难,当时我的立体几何学得还不错,但是看到卷子上的立体几何试题,感觉一头雾水,考完数学后,同学们的脸色都很难看,几个同学打趣说,要不琢磨补习,再来一年吧。
上面是关于那年高考的简单回忆。于我个人而言,高考可能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我出身于山西省阳泉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在我高二的时候患癌症病逝,母亲所在单位效益一般,所以家庭生活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湖南长沙,考生走出高考考场。/ 图虫创意
父亲所在单位考虑到我们的困难,批准我参加岗前培训,准备把我招工到单位,这件事让我至今心怀感激。这所单位在当地还算效益不错,我当时也结束了毕业会考,拿到高中毕业证。如果没有参加高考,我应该就顺理成章到那里工作了。
但是,我那时学习成绩还比较好,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读高中、考大学,人生轨迹突然要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也有些不知所措。
一方面,因为家庭的变故,不得不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直接参加工作在很多人看来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还是有着自己的梦想,有着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而这些,都必须要参加高考才能实现。
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基本分成了两派,有的赞成直接工作,即便是大学读出来也未必能就业,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是多么难得,持此观点的人要更多一些。另一派支持我继续读书,参加高考,持此观点的恰恰是读过大学的人,包括好几位教过我的老师,鼓励我一定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最后,我坚持参加高考,母亲也尊重我的选择,在许多亲友和国家济困助学政策的帮助下,我继续高三学习,备战高考。
因为年轻,所以难忘。/2021年5月6日,安徽安庆一中高三学生聆听老师讲课。/ 视觉中国
说回考试,那时候的高考填志愿,是估分填报。考虑到数学试卷的难度,考前所有的远大理想和神往的著名高校我都不敢奢望了,只有一个朴素而现实的想法,一定要考上。我翻看《报考指南》,在一本B类和二本A类中认真选择,看有没有可以降分的政策。
因为是文科生,所以地质、农林方面的专业虽有降分政策但不能报。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将来可能成为一名教师,但是为了享受降分政策,为了能有学上,我选择了师范专业,当然,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师范类院校的学费相对低一些。
遗憾的是,最终我的高考成绩差一本线还有几分,高出二本线倒是不少,比较顺利地被我填报的师范院校录取。
高考前的百日誓师。/ 图虫创意
后来,我从大学毕业,到了省城一所中学任教,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也有14年了。每三年送走一届毕业生,我也会跟他们讲起我的高考故事,高考真的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八零后很多人的命运。
高考于我,改变的不仅是我在哪个城市生活,也不仅是我的物质条件,更有我的精神世界,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以至于影响到我的下一代,他的未来或许也因此而改变。
如今,高考更多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是一次真正自己基于兴趣而选择,并为之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不确定,就像张文宏在一次演讲中说的,我们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每次与不确定性斗争的过程中都会获得成长的力量。
高考,会让你获得这种力量。
感谢高考,更感谢父母
劳周化,2010年高考,文字工作者
翻到一张2010年的旧照片,摄于当年高考前三个月,我们带着杂牌耳机走在校园里,校服穿得随意,头发凌乱,被春日的风吹了起来。照片发到同学群里,有人回复了一个捂脸的表情说,这形象有点北大韦神的feel。
我们这个群的同学都来自山村,客家先民避居的地方,去同学家里做客往往都要开着土摩托翻过几座山,乡人生于斯死于斯,每年清明扫墓便是整日地爬野山。
从一线城市的省城回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高铁,要么自驾或坐大巴,假期常常被堵在高速上过节,要么坐绿皮火车,四百公里,车程要6到8个小时,下火车后再转乘农村小巴,颠簸2小时才到家。童年记忆中有很多亲戚出去打工,逢年过节乘通宵大巴或火车回来,拎着城里买的水果零食,还有从厂里带的玩具。
到大城市去,不是为了拱白菜。/ 图虫创意
一路考试,考到大城市去,是我们人生中不自觉开启的剧情任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开始考重点班,父亲让我留级一年,换了个更好的学校。
四年级后集中学习三年,通过智科竞赛考到县城重点中学,如果这次失败了,三年后还有一次中考的机会。对我们来说,高考不是2010年才开始的,早在我们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模拟试,与同校同年级的学生比赛,与其他镇的学生比赛,与县城的学生比赛,谁分数高谁就到更好的学校和班级。
看起来很卷,但也是最公平的一种升学方法。
我们中的很多人,在2004年到县城读中学以前,没有摸过电脑,不知道什么是天涯论坛和QQ号,没有听过魔岩三杰,不清楚什么是摇滚乐,甚至当时火遍全国的韩寒也没听过。大家只知道好好上学,考个好成绩,偶尔到校门口对面的教材书店买几本热血动漫《龙珠》,给自己打打鸡血。那书店叫“学海书店”,至今还在。
毛坦厂的送考队伍,送孩子们离开小镇,离开县城。/ 视觉中国
也许是因为小学考试提前预演了高考,很多人在中学提前过上了大学生活,成绩逐渐分化,高考时有人考了985/211,有人读很普通的本科,也有人读大专。但大家最终都到了北上广,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沿318旅行,第一次参加跨省的志愿活动,第一次在国外过年,都发生在大学期间。
毕业后经过几年的打拼,有的在城里买车买房,有的回家考了公务员,有的到更远的城市去当杭漂北漂。如果没有高考,我们可能还留在那个小镇里,像其他童年玩伴一样,务农,做点小生意,或者进厂打工。
这算是更好的人生吗?我不知道,留在家乡做生意发家的也大有人在。我的父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几次老家,他们第一次来省城是在我找到工作以后第四年,我租了两居室的房子,终于有地方可以安置他们。
考高离开县城,一种朴素的愿望。/ 图虫创意
在我和女朋友的带领下,他们第一次逛CBD和动物园,第一次到数十米深的地下坐地铁,第一次吃米其林一星,第一次坐缆车登上市区最高的山。回老家后,他们把微信头像换成了在省城游玩的照片,说下次暑假再来。如非疫情侵袭了两个暑假,他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出国游的目标。
这一切的开始,或许是父亲领着我到学校报名留级的那天。
今年的高考遇上了广东疫情,此前,广州为无症状感染者考生定制高考专用考场的举动,引发舆论赞誉。每年高考,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打扰学子们紧绷的神经,但也总有老师、警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付出,为这群年轻人保驾护航,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安心考试。
广州将为密接和次密接考生安排在隔离考点。/ 《南方日报》
这或许就是高考最让人怀念的特质——纯粹,纯粹的年纪,纯粹的梦想,纯粹的拼搏,所有人也都在努力地守护这份纯粹。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考不仅是个体一生中的难忘记忆,也是我们的社会一年一度体验共情、展示凝聚力的珍贵时刻。
2021高考,加油!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考故事
分享那段独一无二的拼搏时光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