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金建方:生态主义如何重构经济生态体

时间:2018-10-31 15:48:09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访问专栏


  在工业社会中,各主要工业国家均沿着一条追求工业利润和规模,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然后再去治理的老路在前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经四十年的努力,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也形成产能严重过剩、库存积压、环境污染的等不合理现象。中国现在需要新的理论,找寻新的方向,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生态主义主张》作者金建方老师认为,“全面开发生态市场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1、市场的基本属性是“自主决定”与“竞争选择”

  在工业社会中,市场上各类企业,大、中、小型企业混杂在一起,没有区隔与划分,实行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自生自灭。所以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自由竞争的市场很快地变成寡头市场或垄断市场。“自主决定”变成“被迫决定”;“竞争选择” 变成“寡头选择” 或“垄断选择”。

  这导致市场失去活力,资源配置被扭曲,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地贫富两极分化,就像人的机体组织和器官形成肿瘤或癌症一样。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原始丛林式的市场,正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

  生态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市场是一个有机的和完整的复杂生态体。在各类经济系统中,按生产供应流程,形成了众多的功能性市场。每个局部市场均在经济体中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就像人体生态体中,存在着众多的机体器官组织一样。

  政府可以运用“对称性竞争选择原理”,有针对性地构建起一个有机的与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保持市场的自主性、竞争性与活力,避免寡头垄断与贫富两极分化。这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在世界上没有先例,需要各界与各类精英们一起努力,共襄盛举。

  生态经济学中的价值和生态价值规律理论,以及生态货币理论,说明价值是一种平衡机制,价值规律是经济体整体运行的平衡规律。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各个功能市场与整体市场协调运行,保持经济整体。

  生态经济成长理论认为,生态经济体的健康成长方式,主要依靠内在的成长要素,靠内在因素引发的动力和能量,维持自身可持续地发展和成长。增殖性供给资源能够创造出新的需求;增殖性需求资源可以再生或扩大再生支付能力,提高或扩大需求购买力,二者是构成生态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

  新需求对企业生存至关重大。如果一个企业不从事创新活动,只是一味扩大原有产品的产能时,到了一个节点上,就会导致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而不得不降价的情况发生。而如果降价竞争成为行业趋势,则会造成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降价使利润下降,破产危机使成长下滑,股价也将随之降低,并且会逐渐地形成整体合力,带动股市进入熊市。

  所以,没有增殖性供给资源作为新的需求增长点,投资性产品就不会获得合理回报,甚至有可能亏损。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投资性产品价格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难以为继,必然下跌。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没有实体经济作支撑,到了一定程度后也失去了成长动力和自身平衡,让实体经济的停滞将其拉下来,而且比较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剩形成的萧条与经济下行,其下跌得还要更为严重。

  经济成长的原生动力在于找到能让投资获得丰厚或合理收益的新需求和新市场。当增殖性供给资源快速发展,不断创造新的需求,通过放大作用方式、扩散作用方式、拓展作用方式和替代作用方式,将新的需求放大,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和发展动力,并源源不断地向各种供给(生产)要素提供回报,以要素(劳动、资本、管理、信息、技术、土地、环境)的收入方式,变成新增的支付能力。

  而新增支付能力的一部分,又会转化为消费支出,购买产品和服务;另一部分又作为投资和借贷资本,返回供给资源领域,形成新的投资性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房地产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行业,以及其它的资产市场上带来的新需求,才能成为持续上升的动力,而不是吹泡泡。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

  经济成长 = 增殖性供给资源 + 投资收益 + 增殖性需求资源

  经济成长的原生动力首先来自于增殖性供给资源,要找到或者开发出,能让投资获得丰厚或合理收益的新需求和新市场,然后通过资本收益机制,去补充需求资源(支付能力),再让增殖性供给资源和增殖性需求资源同时发挥作用。

  2、以生态规划引导市场资源形成

  市场资源是当今社会的稀缺经济资源。谁拥有市场与客户,谁就会拥有财富。当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重点,应该放在对市场,这种稀缺资源的规划和引导上,而不是相反。

  政府官员们需要扭转传统思维惯式。在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由于供给不足,规模化生产能力是一种稀缺资源。那时的政府主要把精力放在项目的规划、审批和配套资金的保障上。如今再沿用老办法,只会加剧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和结构失调。

  所以,在新经济环境下,政府必须学会对市场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然后,再通过市场去自发地配置各种供给资源。市场已经成为当今商务流程的起点。主要经济活动由此展开,沿供应链传递到产业上游。

  市场资源的形成,是可以由政府通过规划、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杠杆来引导的。一个国家的消费方式和相应的生产方式及供应方式,必须与该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人口、人文、历史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符合,不能超越生态承受能力,破坏环境。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主旨,应该是以生态规划引导市场资源形成。

  3、政府干预经济要恰如其分

  经济政策制定者应该关注、引导和利用这两种资源,提高生态经济体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走出一条绿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区隔出创新型企业与垄断性企业之间投资回报的差异性。要鼓励创新,限制垄断与寡头,对那些靠政府权贵关系侵占市场资源的企业行为,要进行坚决的打击。

  政府通过“运动四肢”的方法干预经济时,应注重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形成,发挥直接而积极的作用。要注重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从根本上鼓励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孕育着一场全新变革。以工厂利润为核心,追求规模效益的传统工业社会生产方式,正在让位给以消费者和客户为核心,按需求和订单生产的新型生态社会生产方式。

  无法适应变革的企业将被淘汰。不管这些企业是处于一个新兴产业或是处于一个传统行业。但是,社会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每个行业,根据各自特点,找到适于自身改革和过渡的道路,掌握好过渡的节奏与速度。过激与过慢都不行。

  政府要了解本国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依托市场,扬长避短,建立网络化和社会化的全球供应体系,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同时还要注重教育与培训,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改善本国就业状况,提高居民的各项收入,在普惠过程中培养出优秀的企业家群体。

  以上政策主张是一个配套体系。其核心是通过生态规划引导市场资源形成,同时又需要依据客观条件和规律,构建起有机的与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可以将“全面开发生态市场资源”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口号提出,鼓励积极进取,通过创新,大规模开发本国与世界市场资源。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内进行创新,收获自身的劳动成果。

  《生态主义主张》是“世界生态科学协会”会长金建方老师对生态文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明确的改革主张,向世界说明:如何建设一个生态主义新社会。本书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解读。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