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徐勇 邓大才:“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

时间:2005-07-08 00:41:20 作者:徐勇 邓大才来源:爱思想阅读:12924


  提出了"社会化小农"的概念,为解释小农动机和行为提供更加有力的分析工具。相较于生存小农理论、理性小农理论、商品小农理论和马克思小农理论,"社会化小农"概念更具一般性和针对性,更加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对中国农村现状有更强的解释能力。更重要的是,"社会化小农"的提出,完善了马克思的"两阶段转换论",建立了"三阶段转换论"的分析框架,即在亚当·斯密和马克思所预期的传统小农与社会化大生产中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社会化小农阶段。社会化并不总是排斥小生产,社会化并非总是与大生产相结合,社会化也能与小农相结合,即社会化小农。社会化小农理论的提出能够解释很多过去无法解释的现象和行为,为解释当前的中国小农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力的分析工具。

建构了小农发展理论,能够比较好的解释经典理论和社会化小农理论的适用性。经典小农理论,都是从孤立的背景考察,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结论。如追求生存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追求风险最小化、或者既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追求生存最大化,等等。这些理论都能够较好的解释它所代表和研究时代的小农动机和行为。但是他们没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小农动机和行为的变化,也没有考察不同背景下小农的动机和行为,企图用一种理论代替各种不同时期的小农理论,希望能够抽象出所有农户家庭都适用的小农理论。这一目标和动机难以实现。经典理论只能解释自己所研究对象、研究时期的小农行为,无法解释非研究范围内小农的行为,更加无法解释社会化小农的动机与行为。如果要强行套用,就会出现"白马非马"的现象。我们按照小农的承受能力和小农与社会化的结合程度,将小农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传统小农时期、商品化小农时期、社会化小农时期,完全竞争小农时期。传统小农时期追求生存最大化,商品化小农追求效用最大化(套用黄宗智的话,但此提法值得商榷),社会化小农时期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完全竞争小农时期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的经典理论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理论也只能解释与之相对应小农的动机和行为。否则就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枳"的现象,(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不仅无法解释小农的动机与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化小农理论用风险承受能力和社会化水平作为四个阶段都具有的共同特点,将不同理论在历史中的地位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各自对立、互相排斥、相互证伪的经典小农理论用历史框架统一起来,提高了经典理论的解释能力。

  社会化小农理论对小农动机和行为的解释,为人们认识"三农"提供了新的视角。古典经济学和政治学都将行为和动机作为正确描叙和解释个体、群体单位活动的基本前提。一个学派或者一个理论只有首先将研究对象的动机和行为弄清楚,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体的本质。社会化小农理论认为农民是理性的,理性并不表示农户家庭像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生存最大化也是理性的表现。社会化小农时期的农民理性表现为农户家庭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缓解生产和生活消费膨胀的现金支出压力,小农家庭的一切行为围绕货币而展开。生产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取货币,生活要考虑最大化的节约货币。社会化小农理论澄清各种对小农动机和行为似是而非的观点,为人们正确认识"三农",正确解释小农看似违背常理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鉴于小农动机和行为认识的重要性,社会化小农理论还为人们正确认识、理解"三农"问题提供了基本前提。

  社会化小农分析框架的构建,能够为国家"三农"政策和制度安排提供理论基础。社会化小农分析框架的构建,特别是社会化小农的一些假设和思路,既能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也可以为国家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如"评价政策的好坏,不在于农民收入有多少,而在于农民是否有稳定的货币收入"、"三农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就业问题"、"农民收入源泉不在农业、农村,在农民"、"社会化小农阶段,农业与农民是对立"、"工业化不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的选项"、"农村和农业高度的商品化并没有带来纯农户的资本积累,而是导致工商积累农民的外迁和非农化","分工和专业化侵蚀农民的利润",等等。这些假设既是政策建议,又是理论结论,能够为国家"三农"政策和制度安排提供理论来源和政策依据。

  (2005年7月5日定稿)  

  参考文献: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

  2、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

  3、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5、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6、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

  7、史蒂文斯、杰巴拉,《农业发展原理》页,1988年英文版;

  8、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

  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

  9、刘茂松,《家庭经济行为论》,湖南人民出版社会,2002年;

  10、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6年;

  11、艾略特,《家庭:变革还是继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局,1996年

  13、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费孝通,《中国绅士:城乡关系论文集》;

  16、费孝通,《中国农民生活》,1962年;

  17、威廉·瓦格纳,《中国农书》,高山洋吉译,东京,1942年版;

  18、亚当o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第6页;

  19、彼罗·斯拉法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商务印书馆,1997年;

  20、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

  20、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21、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2、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3、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作者:徐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大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

  ---------------------------

  ※该文系徐勇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批准文号03JZD0031。该项目主要研究当今农民的就业、增收、减负与保障问题。在研究这一问题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对当今农民的认识。正是在大量的实证调查中,我们发现仍然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概念定义当今农民已远远不够,我们的政策取向也缺乏足够的理论与事实依据。由此我们开始探索以农户为出发点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社会化小农"的观点。这一思路是徐勇教授提出来的,并在2005年3月11日的《新京报》发表的文章和多次学术会议上专门表达这一观点。而由这一观点引发的进一步思考和体系的建构则是在徐勇教授和邓大才副教授多次互动性讨论中形成的,主要工作由邓大才副教授承担。本文的主要执笔人也是邓大才副教授。我们认为,"社会化小农"的提法还需要进一步证明或证伪,但可以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引起学界对当今农民特性的再认识。正是基于此,发表此文,以就教于学界。后续的相关成果会陆续推出。 

  1.〔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第23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

  2.〔苏〕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第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3.〔苏〕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第2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4.〔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7页,中华书局1986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7   首页 上一页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