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法媒:德国在地缘政治上缓慢觉醒

时间:2020-08-20 15:45:3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947368


  欧洲时报8月18日贾言编译】德国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关系恶化以及中国的崛起促使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更多地参与重大国际问题,但原则不变,依然是谨慎务实。

  据法国《世界报》(Le Monde)报道,8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前往法国总统夏季度假住所布雷冈松堡(Fort de Bréganon)与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举行会晤。首次应邀的默克尔不会有太多时间去欣赏美景,因为她将与马克龙一起讨论诸多国际热点议题。白俄罗斯、土耳其、黎巴嫩等所有这些议题都等着柏林方面的参与。传统上,德国参与更多的是欧盟内部问题,相反,在国际问题上一直有所保留,如今,时过境迁。

  1.jpg

  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据中新社)

  文章称,近似无声的悄然转变已然开始。德国必须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历史上很少尝试的地缘政治游戏之中。当下,德国身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自7月1日至12月31日。此次轮值很可能预示着德国的“转变”,毕竟默克尔也准备在2021年卸任长达16年的德国总理一职。

  促使德国发生转变的原因有三个:与美国关系恶化、中国的崛起以及因新冠疫情引发的欧洲危机。至于第一点,华盛顿最近宣布撤出驻扎在德国的1.19万名美国士兵(驻德士兵总共有3.6万名),这是美国再次针对德国的又一个强烈信号,因为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直指责德国未足够参与北约预算。尽管美国宣布撤兵并没什么大惊小怪,但这还是给柏林方面带来不小的冲击。

  2.jpg

  2019年9月24日,第7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场外交流。

  “七十年间,联邦德国一直依靠美国来维护其国家安全,而且德国的外交政策也始终直接或间接地与华盛顿的外交政策保持同步”,致力于强化跨大西洋关系的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柏林办公室研究员乌尔里希·斯佩克(Ulrich Speck)解释称,“如今,双方信任不再。美国不再扮演战略领导者的角色。在地缘政治方面,德国现在必须要自己去面对此前由美国代替出面应对的一些问题。

  德国不希望欧洲深陷中美“夹缝”之中

  中国崛起迫使德国结束双方此前以纯粹商贸逻辑建立起来的两国关系。6月中旬,默克尔迫不得己放弃了原定于9月中旬在莱比锡举行的中欧峰会。在法德关系研究委员会(Comité d’études des relations franco-allemandes)于7月公布的一份资料中,研究人员克莱尔·德梅斯梅(Claire Demesmay)重点指出,面对北京,柏林方面有两个优先考虑事项:一方面,欧盟应该更多地明确自身利益,努力争取在市场准入上实现互惠;另一方面,“德国希望与北京就重点多边关系议题深入讨论,其中包括全球变暖、世界安全以及国际贸易等。”总之,柏林不希望欧洲在国际舞台上深陷中美“夹缝”之中:一方面,对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来已经严重恶化的跨大西洋关系的眷恋不舍;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强势崛起。

  3.jpg

  柏林地标国会大厦。

  “面对美国和中国,德国人并不想像法国人那样‘积极活跃’,德国国际关系研究智库德国对外关系委员会(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出版的《柏林政策期刊》专栏作家约瑟夫·德·韦克(Joseph de Weck)解释称,德国过去一直是一个‘隐身性’强国。但是,如今,情况正在改变。默克尔已经明白美国和中国能够构成威胁,因此德国只有更加强盛才能应对。”

  很明显,从这一点上看,德国总理最近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主权”一词。“此前,在巴黎经常会听到这个概念,相反,在柏林很少。如今,让马克龙魂牵梦绕的‘主权欧洲’的理念至少在数字和技术领域已经被柏林方面所接受。至于外交和军事主权的理念,尽管柏林方面仍然有所保留,但是,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德·韦克分析道。

  柏林在与莫斯科关系中持悲观实用主义

  巴黎与柏林在伊朗问题上观点一致。2020年初,法国、德国和英国决定共同努力挽救2015年签署的伊核协议。此次三方团结实属不易,毕竟,柏林和巴黎一直担心备受“脱欧”困扰的伦敦会选择向美国靠拢,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反,在土耳其问题上,柏林对巴黎和安卡拉之间口水仗升级深感为难。法国最近在东地中海加强军事部署并未得到德国的公开支持,柏林仅表示“关注”。德国的有所保留可以理解,毕竟柏林要考虑到逾300万土耳其裔居民生活在德国。多年来,默克尔获得的经验就是应对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唯一的有效外交手段就是不要公开不和谐因素。因此,德国总理注意保持每个月一到两次定期与土耳其总统对话。默克尔力图在地中海勘探还有移民问题上帮助安卡拉摆脱总是被诟病的一方,并希望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统一立场。

  此外,在俄罗斯问题上,柏林和巴黎的立场有所不同。2019年夏天,德国非常不欣赏马克龙提出与莫斯科进行战略对话的建议,更何况,该建议并未事先在欧盟层面进行磋商。但从根本上说,柏林认同与法国人的分析。在环境、北极以及工业标准领域,俄罗斯还是有合作余地的。同样,还应该讨论共同安全架构。

  对于德国来说,在俄罗斯问题上唯一现实目标就是要稳定关系,避免出现失控,也并没有指望双方关系有所飞跃。这种悲观观点也是一种实用主义。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与俄罗斯有如此紧密的经贸关系。也没有哪个国家领导人比默克尔更了解了普京(Vladimir Putine)。 “在德国,马克龙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饱受批评。但是,事实情况有时会与某些声明相矛盾。比如在能源问题上,是柏林尽最大努力维护通过波罗的海连结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德·韦克进一步解释说。

  德国人开始逐渐接受自己的国家成为强大领导者

  2013年6月,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刊文《犹豫不决的霸主》(L’hégémon réticent)抨击德国缺席参与国际事务:“在两次深陷欧洲战争后,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国家的责任是成为一个‘大号’的瑞士:经济繁荣,政治低调。但是,如今欧洲面临的危险不是一个过于强大的德国领导者,而是太弱了。”

  七年后,德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毋庸置疑,即使在许多人眼里德国做的还不够。“在重大外交政策议题上,我并未期望德国在近期内会采取什么重大举措,毕竟欧洲复苏计划的实施以及英国脱欧谈判已经占满未来六个月的日程安排。况且,2021年9月德国联邦议会选举的竞选活动随后也将展开,而此时也并非做重大决定的时机,”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斯佩克分析道。

  默克尔是冷战最后时刻进入政界参政那代人的最后一个代表。首先,因为竞选基民盟(CDU)主席的几个候选人都是柏林果断外交政策的支持者。此外,因为绿党有可能成为下届执政联盟中的基民盟-基社盟的同盟一方,他们也支持更加强硬的的外交政策,尤其是针对中国。最后,因为这也符合德国公共舆论的演变。根据位于柏林的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2016年初, 在被问到德国是否应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的问题时,28%受访者做出肯定回答。2019年底,这一比例升至42%。尤其在年轻选民中,比例增长更为突出:根据同一项调查,支持德国采取更加积极外交政策的30岁以下德国人的比例四年间从36%上升至52%。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