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发掘,可以看到其中至少有三大要素,即理念、知识、制度 很多人一想到农村,就会想到乡风民俗、浓郁的社火社戏,现在到乡下去旅游,在景点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扮演仪式,如节庆、祭祀、婚嫁等等,有些地方的农村还保留着明清乃至更早时期的古建筑。但这些东西都是“具象”,即具体的形象的东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原则。要真正做到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需要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内涵,并处理好各主体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二者,既规范各主体行动,又激发各主体内生活力,使多元主体积极有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参与到与战略紧密关联的,且具有独立权利、承担独立责任并行使相...
【摘要】 乡村之所以衰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乡村缺乏产业支撑。一些“新农村”建设,由于没有产业发展甚至削弱了产业发展的条件,反而使农民陷入了新的困境。尽管人们千方百计试图振兴乡村产业,也进行了各显其能的尝试,但面对各地树立的典型,人们的态度大都是“典型很好,我们学不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模...
摘要: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有着本质区别。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应该定位在都市之外的县域范围, 包括县城、集镇与村庄的统一体。乡村振兴不是村庄振兴, 它本质上是县域的全面振兴。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振兴, 既能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 又能协调基础建设与全面振兴的辩证关系, 还契合了农民渐进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的特点,...
中共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问题再度成为热点。尽管乡村振兴已进入实施阶段,但一些绕不开的基本问题并没有予以明确回答,比如,当下乡村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振兴的乡村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未来演变趋势如何?乡村振兴到底为了谁?乡村现代化会朝向怎样的路径?比回答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