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2011年04月07日 01:44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网 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调研部 转自:凤凰网核心提示:“文革”前,由于中国一度面临就业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面临着难以安置就业的困境。为避免城市出现失业现象,国家采取了将城市青年向农村迁移的政策,作为解决城市显性失业的一种方式。通过鼓励城市知识青年参加边远地区半军事化的农业生...
法国历史镜鉴:自治的市民社会让革命驶入了港湾2011年03月26日 19:37 来源:社会学研究 作者:乐启良 转自:凤凰网本文摘自《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作者:乐启良,原题:《法国何以告别革命?——皮埃尔·罗桑瓦龙对近代法国民主史的解读》 呼唤革命和告别革命是近代法国经久不衰的交响曲。在1791年宪法制定后,巴纳夫立即宣称“大革...
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嬗变2011年04月05日 16:47 来源:复旦大学学报 作者:许纪霖 转自:凤凰网本文摘自《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作者:许纪霖,原题:《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拿破仑当年形容中国是一头正在熟睡的狮子,一旦醒来,将震撼整个世界。如今,...
放弃反传统:单一摧毁传统并不能重建一个新世界2011年03月26日 19:23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作者:秋风 转自:凤凰网本文摘自《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1期,作者:秋风,原题:《反传统的传统走向终结?》 今年初,一本厚达400多页的书送到笔者手中,是胡晓明先生编辑的《读经:启蒙还是蒙昧———来自民间的声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这本书...
中共1949年欲实现近代中国终极目标:国家的繁荣与富强2011年04月07日 02:07 来源:党建之窗 转自:凤凰网概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和人民斗争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艰巨、复杂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军队和人民,取得了人民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数千年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真正的人民国家—&...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2011-04-05 12:12:50 本文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作者:苏中立 转自:凤凰网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理想社会模式已有较多论述,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却很少涉及,至于两者的比较则尚未见诸文字。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和严复逝世80周年之际。研究比较辛亥革命时期在海外的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和在国内的立宪派代表人物严复的理想社...
“五四”运动后救国救亡上升到社会要求第一位2011年04月05日 01: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彭敦文 转自:凤凰网 核心提示:解放意识、平民主义倾向、追先意识、唯科学主义倾向四者相结合也带来了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比如启蒙问题,单纯的启蒙并不是五四运动的主要目标,“救国新民”(陈独秀语)在五四运动的发起者看来,救亡本来就是第一位的,&...
革命还是改良:中国近代革命者为何最终选择革命 2011年04月05日 00:40 来源:前线 作者:张客正 转自:凤凰网 核心提示:关于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争论,有学者认为,这决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它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根本问题,从现实的角度讲也是一个必须澄清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一争论的根本问题在于:近代百年中国人民该不该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及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否都错了。...
清末改革:政府为“救亡”所做的努力不能抹杀 2011年04月07日 00:46 来源:史学月刊 作者:郑大华 转自:凤凰网 本文摘自《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 作者:郑大华 原题为:关于清末预备立宪几个问题的商榷 每当人们谈起清末预备立宪时,无不以一言蔽之曰:“假立宪”。此种观念能否正确,有待讨论。本文仅就预备立宪活动中能否有一个&ld...
改革开放30年:政府体制改革6大调整与未来走向 2011年04月07日 05:4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毛寿龙 转自:凤凰网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机构进行了六次较大的调整:一是1982年,改革内容主要是干部队伍年轻化、大幅度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条件成熟的单位改建为经济实体组织的政府机构改革;二是1988年,主要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三定”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