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李荣娟:区域公共治理中的公民社会成长:意义
    李荣娟:区域公共治理中的公民社会成长:意义

    李荣娟:区域公共治理中的公民社会成长:意义、问题与路径 一、区域公共治理中公民社会成长的意义     1.区域公民社会成长是区域公共治理体系赖以存在的前提。建国以来,我国的公共治理体系经历了从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再向三元结构的过渡,[1]治理体系正是在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结构状态下萌生、成长的。在一元结构和二元结构早期,公民社会成长受到挤压,社会治理以政府调控为主。只有当市场与公民社会逐步发展起...

  •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将出 安置补偿明确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将出 安置补偿明确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尧 有关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结构以及征地范围等问题很快将有法可依。 本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起草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已经上报月余,依照相关程序,《条例》或将在近期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记者曾致电国土资源部新闻宣传部门,但未得到对此说法的确认,不过数位国土资源部官员都表示,该《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应已为期不远。 根据本报了解到的内容,条例相对全面地对土地...

  • 竹立家:2012中国话语权能崛起吗
    竹立家:2012中国话语权能崛起吗

    “公正社会主义”为解读中国故事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从历史和文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中国故事”本质上是当代的“社会主义故事”,是与“新自由主义故事”具有不同价值内涵的“故事”。这个故事目前主要是由13亿中国人来讲。讲好这个故事,赋予它以具有现代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 田雄:发挥基层人大推进村民自治的作用
    田雄:发挥基层人大推进村民自治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制度文明包括两方面基本内容,一是民主,二是法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民主法治的实现,关键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我国民主建设的试验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推进民主进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格局,实现...

  • 萧功秦:发展公民社会之中国路径
    萧功秦:发展公民社会之中国路径

    当今中国社会矛盾的症结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令全世界瞩目,另一方面,社会冲突日益呈现高频化、高强度化的现象。数月以前发生的浙江乐清的钱云会事件,温州7•23动车追尾事件,在全国引起的强烈反应,十分鲜明地凸显出群体事件引发的社会冲突的强烈程度以及刚性维稳的不足之处。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近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同时进入了社会分化时期。虽...

  • 周鸿陵: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三条道路
    周鸿陵:中国社会转型的第三条道路

    摘要:自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高风险时期,社会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增加,转型加速。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全转型,在推进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要做到制度创新、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治理改进是唯一选择。治理转型是中国历经革命转型、改革转型之后的第三条道路。治理改进必须提高公民意识、促进公民社会成长、扩大公众参与、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社会背景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

  • 姜明安:转型社会的社会监管机制转型
    姜明安:转型社会的社会监管机制转型

    中国在20世纪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和深入,社会即开始转型: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渡、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集权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转型;人治向法治过渡、转型;以意识形态为本向以人为本过渡、转型;以注重GDP增长向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追求人的尊严、自由、幸福过渡、转型。中国只有在全面完成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人们的观念发生相应转变后,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形...

  • 刘松山:征收农民房屋和土地的宪法法律问题
    刘松山:征收农民房屋和土地的宪法法律问题

    这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由地方政府一手主导的土地和房屋征收已从城市向农村急速地大规模扩展。虽然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1]但是,不少地方对这一要求置若罔闻。2010年11月2日,《新京报》就报道:受土地财政的驱使,全国20多个省市已经掀起了规模浩大的&l...

  • 郭于华: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
    郭于华: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称为“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动的世界中。面对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伊亚尔和塞勒尼等学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社会变革过程的发生是向社会学家发出的请柬:“正如新古典经济学随着福利国家的陨落而兴起一样,共产主义的衰落为启动新的研究纲领提供了机会”(Eyal, Szelenyi and Townsle...

  • 李稻葵:中国改革须研究借鉴德国模式
    李稻葵:中国改革须研究借鉴德国模式

      民众的市场经济理性度较高、集体意识强烈,政府行政能力突出,“德国模式”植根于这些经济制度的基本禀赋之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即在经济制度的安排中注重利益相关者,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对金融、房地产等部门给予严格管制,其利益冲突解决机制也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