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中宣部课题组赴江西省寻乌县开展扶贫调研,形成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原点、以集体主义为纽带,是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抓手。
以人民为中心——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不仅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更因为我们发展的目的和根本宗旨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新的部署,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深化对社会治理...
大家下午好,刚才友成基金会社会价值投资联盟联合秘书长白虹说洛克菲勒是一个伟大的基金会,那友成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基金会呢?他一定会。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伟大的基金会都必须有自己的智库,我们友成研究院就是友成基金会创办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智库,有我们友成研究院,友成基金会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基金会! 那么,友成研究院是一个怎样的研究院呢?首先,研究院是属于友成基金会的研究院...
基层社会的治理是以基层政权(包括基层党委和政府)为主导并通过基层政权力量与社会自治力量的合力实现的。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基于基层治理的现实特征和历史方位,改革和完善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基层政府与基层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良好社会秩序。
一
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善基层治理机制和体制,充分发挥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成好这项任务,需要认真分析我国社会治理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弄清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我国社会治理形势发生新变化
改...
什么样的中国是“美丽”的?“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总书记的动情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1月29日新华网)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但除去温饱,人生存更不...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需要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这意味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正在迈向新时代。迈向新时代需要有新视角、新理论、新思路、新制度、新产业、新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角
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理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主席在会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要点。习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给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和要求。就国家治理而言,十九大报告从新时代的角度提出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环境治理、乡村治理、网络综合治理、基层治理、全球治理等多层次、系统化的治理体系。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