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5 09:46:46 作者:陈竹羽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58805
张云,中医副主任医师,原景县隆兴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泰斗石学敏教授的亲传弟子。
家传绝学融会贯通
张云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秉承家风,酷爱岐黄。在父亲的指导下,张云专心研读医学典藉及家传绝学。“中医是文化,中医里面有哲学也有绝学。”父亲教导他。有一次,一位患者来找张云的父亲看病。当时父亲刚好出诊不在,于是,当时年仅8岁的张云就依照所学到的医学知识给患者开了一个药方。父亲回来后,看到张云所开的药方是正确的,感到很欣慰。也是这一次经历,让张云更增强了学医的热情和决心。
学海无涯。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医,张云还遍访名师,虚心求教。1983年,张云拜河北名医薛近芳主任医师为师。在薛师的悉心指导下,张云深入学习中医四部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有茅塞顿开之感,医术得到进一步提升。1985年,张云经过努力学习,成了景县唯一一名在职考入河北中医学院的学生。在学校,张云刻苦学习系统的中医理论并用于实践,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后来,张云有幸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现代中国针灸奠基人、有“鬼手神针”之称的石学敏教授收为入室弟子。石学敏院士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化治疗学”,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石学敏院士还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等药品,再结合“醒脑开窍” 针刺法针药并用,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在石学敏院士的悉心教导下,张云取百家所长,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风格。
在医学学术思想上,张云结合家传学术和各名师的教诲,集名家之大成,在中医学界首先提出了“郁为百病之宗”的学术见解。他认为,气血痰火湿食瘀及外感内伤诸因作祟,造成气血藏腑经络的郁结阻塞,前贤亦有以“郁”论治者,然多责之于肝。从肝论治非为不妥,然有以偏盖全之嫌。人体三焦孤腑,以通畅为治。病在上焦者,治以清散解郁;病在中焦者,治以清化解郁;病在下焦者,治宜通利解郁。总之,无论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滋阴补阳,和解表里诸法,调人体太过不及,无不以解郁散结,通畅三焦为治。故治郁之法,乃治病求本之大法,是人体逐病祛邪强身之大法,也是临床用针用药的指导思想。只是所遇病证不同,而随证治之耳。
医术精湛妙手回春
通过50余年研学和实践,张云形成自己一套临床治疗思路: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西医诊断定位定性,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针灸先行,专科跟进。立体整合,标本同治。这套治疗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学医之道,不可不明乎经络。一个合格的中医,既要懂经络,还要懂针灸。”张云不仅在学术期刊上多次发表相关论文加以论证,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不断创新改进,造福患者。
故城县医院的一位女护士,经常吃不下饭,后来被多家医院确诊患了胃癌。因为身体太瘦弱,医院不敢动手术,只能长期吃药维持。后来,请张云诊治。经过号脉诊断,张云对女护士说:“你的病表现在胃,但其实根源不在胃。从中医的角度看是胆系经络不通,属于西医的慢性先天性胆道功能不全综合症的范畴。”张云给女护士开中医药方,治疗两个月女护士遂告痊愈。从2006年至今健如常人。
吉林通化朝阳农场的申先生,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合并肝转移,因身体虚弱无法手术,亦无法承受化疗。张云用针灸、膏药,配合吃中成药。经过两个月时间治疗,竟奇迹般地痊愈。申先生去医院复诊,连看片子的医生都惊讶不已。辽宁朝阳的王女士,下丘脑出血,眼睛难睁,伴全身急进期牛皮癣,眩晕乏力,生活不能自理。张云利用针灸,一个月即予治愈……
“张医生太厉害了,谢谢张医生!”“感谢张医生让我摆脱病痛的折磨,您真是救死扶伤的菩萨……”面对纷沓而来的赞誉,张云总是微笑以对:“患者身体好起来,这就是对我们医生最大的鼓舞和奖励”。
当有患者向张云咨询其治癌神效的机理时,他说:“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角度来讲,不是癌症导致了疾病,而是疾病引发了癌症。所以,从根本上说,癌症不是病,它是身体的一种求生机制。如果把人看作一块土地,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土壤功能退化,种植不生长作物,只生长各种杂草。如果只注重清除杂草,而忽略了整块土地的地质改造,杂草是永远清除不完的。癌症所以难治,被人称之为不治之症,是因为思路方法不对头。只注重治标,而忽略了根本。所以思路对头,癌症并不难治。”
小时候,一位邻居奶奶得了喘息性气管炎,其所遭受的痛苦给当时尚年幼的张云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冲击,“我长大了一定要把这个病治好!”张云暗下决心。在后来的行医生涯中,张云很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研究如何治疗哮喘。
张云指出,中医认为哮喘的病根是内里有痰淤,化痰祛瘀是主要方向。《类证治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张云认为,脾为气之源,肝为气之节。后天之本在脾,肝主五脏六腑之疏泄。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排除废物的能力下降的话,哮喘病就来了。“根据病情偏颇,辨证施治,才能彻底治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张云不仅治好了自己夫人的哮喘,而且也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针灸结合穴位贴敷和中药治疗,有立竿见影之效。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潜伏在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三种慢性疾病,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是“三高”的主要特点,也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乃至外周血管疾病及缺血性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张云看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身体本身,很多降压药都有巨大的副作用,又伤肝又伤肾。“用中医的观点来看,高血压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疾病,与饮食习惯(油脂、盐分的摄入量)、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最根本的是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果生活方式调整不了,就要清理血管,血管不硬化,血压不会高。血液不粘稠,运行的阻力不增加,血压也不会增高。另外,肾脏出了问题,就会有肾病型高血压,与普通常见的高血压就不一样。”
2017年冬,一位70岁肾病综合症患者找到张云求医。老人脸上浮肿,头都抬不起来。张云给老人测了一下血压:高压260,低压160。于是,张云胸有成竹,安慰老人:“不用慌,我有法子。”他给老人治疗了一个月后,各种检验指标全部正常,至今未再复发。
坚守初心、呵护生命,是医者不变的承诺。张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使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重获新生,彰显了用大爱护佑苍生的医者仁心。
医德高尚心暖千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强化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临床疗效;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
“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担重担,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一直以来,张云遵循“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己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他对广大患者,不论职位高低,一视同仁,热心相待;常见病一律不收针灸费,家庭困难和重病者一律免收针灸费,并且药费方面还有适当减免。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交口称赞。
在尽心尽力救死扶伤的同时,张云还承担起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等治未病服务,大力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易于掌握的养生保健技术方法。
为了更好弘扬中医,张云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他先后参加国际及全国和省级学术研讨会百余次,出版医学专著五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并多次获奖,先后获得世界医药研究中心和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颁发的《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证书,当代中国名医特医选编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当代中国名医》等;先后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等20余部辞书中。同时,张云兼任多个学术团体的学术职务,研究内容涉及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按摩推拿、医易相通、中医养生、饮食保健、心理医学、专科专病专方研究等多个学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